“新的一年,亚太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正经历又一年的增长减速,这一局面要求各国采取积极措施,通过解决国内结构性约束和释放财政空间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助理秘书长阿克塔尔说。
6日下午,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在曼谷发布其旗舰出版物——《2014年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调查:区域互联 共享繁荣》(以下简称“调查”),阿克塔尔是在该调查的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调查的前言中认为:“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和伙伴关系对地区的成功至关重要。调查表明,通过聚焦并利用交通、能源和信息通讯技术进行沟通和连接,亚太区域国家能更加有效地传播公共政策的好处。”
结构性约束——包括基础设施缺乏和社会发展投入不足——和外部挑战一起,制约着亚太地区经济潜力的释放。
调查指出,2014年,贸易驱动型的东亚和东北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去年下滑0.1个百分点至4.1%;由于全球商品市场的需求萎缩,预计将使北亚和中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7个百分点至1.3%;尽管存在区域挑战,但太平洋岛国等新兴经济体预计将在2014年增长0.9个百分点至4.9%;南亚和西南亚地区预测的增长率从2013年的3.9%升至4.7%;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则将下滑0.3个百分点至4.6%。
阿克塔尔强调指出,亚太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所出现的经济减速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她特别提到三个因素:中国的经济再平衡及可持续发展举措、印度和印尼为控制资本流出和通胀所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俄罗斯不稳定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调查预测,中国、印度、印尼和俄罗斯在2014年的增长率分别是7.5%、5.5%、5.4%和0.3%,这四个国家在2013年的数据分别是7.7%、4.7%、5.8%、1.3%。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长率将从去年的5.6%上升至5.8%,该地区的12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将为5.6%。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5至2007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平均为9.5%,在2010年和2011年均超过7%。
“本地区收缩的经济增长前景更加凸显出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大公共开支等举措,支持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阿克塔尔说。
调查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与前一年持平,达7.7%,这主要归功于三个因素:信贷额度提升、社会投资增加和政府支出扩张。虽然相比过去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是,“这一稍缓增速是与中国旨在转向消费转型经济体的结构改革相一致的。”调查称,“中国的服务业产出在2013年已经超过制造业部门,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中国经济正在逐渐实现多样化。”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查提到了中国的服务业,但是,我更看好中国未来消费的释放,这也是我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非常高,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吧。未来中国政府如果把社会政策做好,这部分的消费力释放出来,将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比如,现在的保障房政策就非常好,如果执行到位并推广开来,那么中国人就无需在住房方面为之过度储蓄,消费力就会得到极大释放。”
调查还注意到中国政府自今年4月以来采取了一些稳增长的微型财政刺激措施,包括铁路行业投资和小企业减税等。“这些举措,我认为是非常及时和有必要的,将为中国下一步的深化改革提供操作空间。”谢栋铭说。
另外,调查还指出了亚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挑战:无就业的增长和不平等。2009至2013年,亚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6.4%,但是就业率仅仅增长1.3%。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在本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的0.299上升为现在的0.368,区域内20%的最贫困人口近占有全部收入的10%。
调查认为,应对挑战的政策选择主要有三个方面: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进行生产性支出,包括促进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和提高教育水平在内的对青年一代的投资,减少资本跨境流动所产生的风险。
“我在去北京的时候发现,中国政府在生产性支出方面投入了很多,比如治理空气污染等,这些都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积极效果的。我感到非常高兴。”阿克塔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