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友谊长,往事圆梦来。闻讯得知,为了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增进两国民间交流和友谊,人民网与法国驻华使馆联合举办“我眼中的中国和法国”双语征文活动……这对于我一个中国普通公民来说,真是喜出望外!我虽然还没有去过法国,但在我记者生涯中,却有着和法国一位女记者同行采访的有趣经过,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上个世纪1987年中国春节刚过,农历的正月12这天,我当时在宝鸡县广播站(现为宝鸡市陈仓区)当记者。上班后,接到了县文化局办公室电话通知,说有位法国记者要游览观光当地名胜古迹—钓鱼台,希望能给予采访报道。单位把这任务落实给了我,我就提上录音机赶快奔赴到相约地点等候。大约在上午9点多钟,我要采访的主人公终于来到了……
大家见面后,经宝鸡市外事办一位陪同翻译介绍,我才得知,此客人是法中友协《中国园地》杂志社记者,名叫弗朗索瓦兹·迪里比尤女士。我与这法国女郎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不由得上下打量着她,她约有二三十岁,并不苗条婀娜,但绝不臃肿,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丰满,真正的法国女郎的富贵形象。
此时,正是我国乡村为了欢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时节,浓浓的民间年意还未褪去。那天,我们得知钓鱼台附近天王镇正唱秦腔,耍社火时,她就迫切要求前去观赏一下。为了满足她的需求,我们陪伴她一起赶到了现场。当时,正是咸阳市人民剧团演出秦腔戏《拾玉镯》,她急忙下车后,就钻进了人群中,目不转睛的观看起来,那种专注劲儿就像完全着了迷似的。舞台上的精彩表演,那粗犷奔放的秦腔,逗得她合不拢嘴,白皙的脸庞上笑靥更深。
戏刚一演完,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村民们在广场上耍起了民间社火,神话传说中的孙悟空、唐憎、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历史演义中的周文王、姜太公等人物角色,列成一队,恰似长龙,活灵活现,不时在人群中转圈子、抖威风、做表演,达到了栩栩如生的境界。这热闹欢快的场景,又深深把这位法国友人给吸引住了。她情不自禁的拿起了照相机,追逐着拍摄下了这动人的情景……啊,浓郁的关中西府风情完全把她倾倒了!她动情的对我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中国农村唱大戏、耍社火的热闹场面,真有意思、真好看!……”此时此刻,当地的农民群众才发现他们中间还有一位外国人,同他们一起庆贺元宵节,这是天大的新闻,大家不由得又争看起这位外国的洋女人,一睹她的风采。
一场民间文娱活动刚完,我们又追赶着后面的好戏,并且一起来到了驰名中外的姜子牙钓鱼台遗址。恰逢这里又举办庙会,人山人海,香火袅袅。她和我们一起挤进了这人流之中,兴高采烈游览了文王庙、太公庙、三清殿等庙宇,对这中国的道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源、发展不停的在询问,这犹如一道道的考题,让陪同者一时还难以答复。我清楚的记得,尤其是她问道:“钓鱼台古柏和庙宇上,为啥要披红挂彩?……”好在我又是搞民俗文化研究的,对钓鱼台的典故知道的多一些,在无人应答的情况下,我给她介绍说:“这是中国民间一种祭祀活动的形式,红头绳和红绸缎是吉祥如意、红红火火的象征,表达着中国老百姓对历史名人姜太公的一种信仰和崇拜……”随后我对她的提问又一一做了回答,让她十分满意。她还通过翻译转达她对我的谢意,意说“这位记者有学问,给我解答了好多未能弄清的问题,太感谢他了!……”随后,大家又一起游览到钓鱼台水库大坝上,极目远眺,把这里的青山绿水与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尽收眼底,她说:“这里是一个自然风光很美的地方,很有民族特色!……”
时间真快,到了下午5时左右,我们活动结束了。我搭乘着他们的小车返回了县城,当我与她分手告别时,她又说:“我这次最大的收获是来到了中国农村,亲身体会和观赏了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游览了名胜古遗址钓鱼台,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我要把这些美好的印象,宣传给法国人民,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多么坦诚的话语,充分表达出了一个外国记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我笑着向她说:“欢迎下次再来,我一定陪同你再采访……”谁知弗朗索瓦兹·迪里比尤女士很有礼节的用汉语说出了“谢谢!”二字,就与我匆匆的握手告别了……
回到单位,我立即把今天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新闻稿件—《法国友人喜游宝鸡县钓鱼台》,除在本县广播站及时播出外,《宝鸡日报》《陕西日报》也先后刊发了这篇稿件。仔细回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这篇稿件就为提高该县对外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忘记不了这幕情景。事过多年后,宝鸡县一位文友来西安看望我,还给我送来了一本《宝鸡县文物志》,我的这篇稿件又被收录到了此书之中,可见文史资料的珍贵性。
我与这位法国女记者就是新闻旅途上的过客,分别后一直也未能联系过,谁也不知对方情况?大概是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深秋一天,我又去宝鸡县采访。中午走进西虢宾馆,刚一进客房,顺便打开了电视机,突然在宝鸡新闻台节目中看到了法国友人—弗朗索瓦兹·迪里比尤女士又来访宝鸡的新闻片断……我怎么能忘记她呢?感情的潮水不由得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多想见她一面,随即给有关部门打了许多电话查找,还得不到确切消息。回到西安后,我立即给省外办的有关同志打去电话,希望能帮忙查找,得知她人已经离开了陕西……这真是有缘万里能相识,无缘来陕难见面啊!
打开这尘封的记忆,讲述我记者工作中的人文轶事,我无非想表达出这么一个愿望,今日中国,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更加频繁,我国新闻事业更不能落后于其他行业,借鉴学习国外新闻事业的先进经验,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渴盼外交、外事部门能给我们架好这一“纽带”和“桥梁”……
——2014年7月31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