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77年,国与家的命运责任关系未变

2014年07月07日16:18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今天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两个“77”的叠加十分醒目。

“七七事变”中国谈得多,日本方面却很少提。日本舆论经常说的是原子弹袭击纪念日等给日本带来痛苦的那些日子。其实“七七事变”是日本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一刻起,日本走向全面侵华战争,其国家贪欲急剧膨胀。它因此受到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制约,并最终狂妄地突袭珍珠港,向美国宣战,走向了毁灭。

日本围绕历史搞出各种诡辩。但谁都看得见的事实是,日本不断同周边国家争论其侵略战争的细节,想淡化日本在那场战争中的罪责。日本国内对二战的流行描述是把日本说成一个受害者,淡化它对亚洲人民的加害,从而激发了很多悲情,包括为日本当年蒙受的损失唏嘘,以及为日本至今还未摆脱战败国地位而愤愤不平。

日本过去一直鼓吹自己是亚洲最优等的民族,“大日本”的情怀已经让这个民族激动了近两个世纪。日本根深蒂固的扩张情结至今没有消散,它只是被暂时压制住了。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如此激烈,正是其“国家抱负”无法实现这一战略痛苦和绝望的折射。

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7·7”这个纪念日也将逐渐被全球公众了解。无论中国是否推动这个过程,它都将自然发生。

二战结束已近70年,围绕如何认识那场战争的争论仍未了结,这客观上帮助全世界更多知道了日本二战中所犯罪行,以及当今日本政府的恶劣态度。安倍政府本想淡化的东西,反而被强化。客观而言,是安倍让全世界熟悉了日本过去的恶行和今天百般抵赖的样子。

然而中国高调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大概不单是为了弥补日本沉默及篡改带给历史真相的损失。中国越发展壮大,我们认识、总结抗日战争的能力就越强,我们需要不断扩大、更新自己的反思,汲取走向未来的更多智慧和力量。

“七七事变”前的中国不仅孱弱,而且国家在政治上毫无凝聚力。“小日本”的军队得以在中国境内长驱直入,并能迅速扶持起傀儡政权,当时的中央政府之无能,也是国家经历那场浩劫的根源之一。

然而即使那么困难的时候,中国民间的救亡运动也一浪高过一浪,中华民族在精神上没有放弃。不能不说,“七七事变”前后中共作为当时国内不算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对鼓舞全国人民树立抗战决心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

历史只有通过对比才更有内涵。77年后的中国完成了决定性转折,重新回到东亚强国的位置。中国补上了世界现代化浪潮中我们失落的大部分课程,77年前中国人在极度苦难中对国家的种种期望也都大多实现。

然而今天又是中国年轻人困惑相当多的时期之一。这让我们了解到社会发展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市井生活繁荣了,并不意味着社会精神问题的同步解决。

今天的中国空前和平,也空前繁荣,但中国民族复兴面临的战略压力并不小。国际竞争逼到我们的门前,内部团结则是国家力量的重要源泉。77年了,我们赢得了很多胜利,向前走了很远,但我们仍一时无法赢得国家的战略轻松感。

我们走出了苦难,但步履匆匆。今后应做的,就是要彻底巩固让各种战乱永不再来的能力。对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份挑战。我们还没有随意挥霍成果的资本,任何人挖国家发展力和凝聚力墙脚都是可耻的。纪念“七七事变”应让我们更深理解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命运关系,还有责任逻辑。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熊如梦、常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