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央视鲁健:中韩网民共识大于分歧 别拿个别言论扣帽子

2014年06月11日21:24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央视主播鲁健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 张佩岚摄
央视主播鲁健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 张佩岚摄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杨牧)首届中韩网络意见领袖圆桌会今日在京举行。拥有465万微博粉丝的央视主播鲁健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就“中韩网民最关注的双边议题及主流看法”,鲁健总结了三点共识和两点分歧,并认为“共识多于分歧”。

“中韩在网络话题方面有很多对焦点。”鲁健认为。

对于双方网友的共识,鲁健说,第一个共识是对二战以来国际秩序的认同,尤其是对日本右倾化、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中韩网民对这些问题的基本价值判断一致。包括一些过激的痛斥日本的言论,两国网民非常话题投机。

第二个共识是中韩网民都希望朝鲜半岛保持稳定。虽然美国重返亚太后一直想把盟友日本和韩国拉拽到一起,使地区局势保持一定紧张,中国网民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担忧,但总体来看在半岛稳定尤其是促进六方会谈、半岛无核化方面,中韩政府的努力和网民呼声相同。

第三个共识是同作为东亚国家,文化情感相同。在灾难面前,不管是中国汶川地震韩国派出救援队、韩国网民表达安慰之情,还是韩国“世越号”事件中国网民感同身受,大家有共同的情感诉求。

除了以上共识,鲁健还提到了两国网友两点主要分歧。

鲁健认为,第一个分歧是有关海上问题。近期由于中日钓鱼岛争端,还有南海等问题,导致中韩之间的海上问题相对淡化。但不管争议岛礁也好,对海上渔民执法也好,双方分歧仍然存在。从两国网民言词当中,仍能看到一定冲突性。

第二个分歧是关于文化认知,双方网民都有一些问题。中国网民在文化认知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鼓吹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一个是认为中华文化最优秀,有文化沙文主义倾向。相似的,在韩国方面,韩国人有很强的文化自尊,这是有文化自信心的表现。但是文化自尊本身也是辩证的,如果不适度表达或者过度表达,自尊会成为一种自卑,所以要找到一个特别好的分寸去表达。

关于文化自尊的表达,鲁健进一步谈到,“我们非常尊重韩国的文化创意,还有在经济领域产品创新方面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比如,三星智能手机已经超过了苹果,成为全世界第一,在这些方面我们非常尊重韩国。”“但是有些时候,双方存在一些片面理解。比如,韩国个别网民说‘孔子是韩国人’,然后中国网民就此展开攻击。”

“网络上容易扣帽子”。鲁健就此建议主流媒体,不要把个别网民的言论拿来扣帽子,以偏概全。韩国个别网友考证说“孔子是韩国人”,“李时珍也是韩国人”,“端午节也是韩国的”等等,中国媒体就说成“韩国人说什么什么”,而不是“哪个网民说”。

鲁健认为,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双方在文化认知上的误解,尤其是双方都在文化自信心膨胀的时候,会把这些文化现象放大作为攻击对方的论点。

最后鲁健说,中韩网民之间有三个共识,两个分歧,共识还是多于分歧。在网络上,应当避免二元思维,努力避免冲突,多寻求共识,尤其是主流媒体不应去放大和炒作个别网友的一些言论。

分享到:
(责编:杨牧、张玉珂)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