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6月10日文章,原题:APEC前,北京让居民变文明 周二北京发出新倡议,努力让市民变得更加文明,在今年晚些时候亚太领导人峰会(APEC)举行前,摒弃插队、吸烟等行为。
这场主题为“迎接APEC,精彩北京人”的市民群众文明实践活动,还承诺要打击不遵守交通规则、酒驾、不礼让斑马线等陋习。市政府表示,活动旨在倡导文明礼让,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北京曾发起类似活动,将目标对准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及混乱的交通秩序。有关负责人说,当时的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闯红灯、不排队等不文明现象。
今年11月将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参加APEC论坛。此次活动还将鼓励市民参与“蓝天行动”,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治理雾霾。其他受到批评的不文明行为包括,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公交地铁车内吃东西等。
北京奥运前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居民被建议不要身穿超过3种颜色的衣服,握手时长不要超过3秒钟,不要在乘火车时脱鞋及把脚放在对面座位上。与外国人谈话时有8个禁忌,包括询问收入、年龄、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等。一些生活细节也被涉及,如不要穿睡衣和拖鞋去邻居家——一些上年纪的市民常这么做。在公共场合谈话时不要把面部过于贴近异性。男性也不要帮助女性拎手包。(王晓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