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日前通过人质交换的方式换回被阿富汗塔利班关押的“阿富汗战争最后一名美军战俘”——28岁的陆军中士鲍·伯格达尔。这次人质交换行动虽然表明美军“不会放弃任何一名战士”的决心,但以一换五的“大手笔”仍引起美军内部以及媒体的纷纷议论。这名“最后的战俘”在服役期间的一些异常举动也留下不少疑问,甚至已有媒体和军方人士给他扣上“逃兵”帽子。令人担忧的是,有人认为,伯格达尔被俘期间已被“策反”,他返回美国的目的是要充当细作。
美国“雅虎新闻网”3日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表示,军方不会放过伯格达尔任何“潜在的不端行为”,“一旦查出有问题,军方不会置之不理。”他还声明,美军对营救这名士兵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之后要对其进行的调查完全是两回事。
美国广播公司4日称,对于伯格达尔的问讯工作目前还无法展开,因为他长期遭受羁押,身心均极度虚弱。伯格达尔获释后并未返回美国本土,而是在德国一处美军基地接受治疗。医生称,虽然他目前“状态稳定”,但不能受到过度的精神刺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恢复,即便是家人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和他见面。此外,伯格达尔的英语水平也已退化,沟通有一定困难。
因涉及伯格达尔的人身安全,在其被押期间,美军禁止公开谈论与他有关的事情。如今,美国媒体开始爆料各种关于他的消息。出人意料的是,美军中熟悉伯格达尔的人对他的正面评价相当有限。据了解,2009年伯格达尔从驻军所在地失踪后,军方展开大规模搜救行动。6名美军士兵在行动中丧生。伯格达尔当时的上级、前陆军中士伊万·布托2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愤怒地说:“是他自己离开基地……真相就是,他在阿富汗抛弃了我们,投奔塔利班。如果人们称他为‘英雄’‘伟大的士兵’,就是在向那些曾在阿富汗战斗的士兵脸上啐唾沫,向那些因他而死的士兵脸上啐唾沫。”美军一名高级官员曾透露,伯格达尔离开时留有一张字条,上面的内容透露出他对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负面情绪。据这名官员推测,伯格达尔性格中带有“极端理想主义”成分,试图通过一己之力解决问题。至于之后他通过何种方式“逃离”,又是如何“加入”塔利班,这些疑团至今无法解开。
伯格达尔入伍前热爱芭蕾舞。据他的父母透露,他赴阿富汗的目的是出于“人道主义因素”。据战友反映,伯格达尔服役期间虽然表现良好,但性格孤僻,喜欢独处,在感恩节的活动中也不和战友互动,而是一个人在一旁研究阿富汗地图。他还曾在军内发表过一些令人质疑的言论,比如“如果军方部署不力,我就跑到巴基斯坦的深山中去。”
英国《每日邮报》3日称,伯格达尔的遭遇和美剧《国土安全》中的美军叛徒布罗迪中士有些相似。作为一名美军士兵,被恐怖分子抓获“洗脑”后重返本土,执行卧底任务。2010年,塔利班放出一段有关伯格达尔的视频,声称他已“皈依伊斯兰教”,更名为“阿卜杜拉”。消息人士称,他还教授塔利班分子炸弹制作方法和伏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