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香格里拉交锋”是亚洲新旧安全观的大碰撞

梁逸飞

2014年06月04日09:39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每年一届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安全会议,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多边安全对话机制之一。该会议由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新加坡国防部协办,因会议定期在香格里拉饭店举行,因此被称为“香格里拉对话会”。自2002年首届会议开始,美国及其盟国几乎每年会派出国防部长与会,对话级别甚高,除了各国军方人士,还会有外交、学界以及媒体的参与,大会氛围活跃,对话议题敏感且开放。

过去一段时间,中方多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官方派出的代表团级别不是很高。近些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该对话机制,将之视为一个重要的表达观点的国际平台。此次,中国官方派出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与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两位重量级人物与会,“一文一武”的搭配令对话会上的中国立场一张一弛,取得了良好的对话效果与国际舆论效果。

对于多数国际媒体而言,中美双方的交锋与互动显然是这些年来对话会上的重头戏。这一次同样不例外。最吸引外界关注的,依然是中美之间的“唇枪舌剑”。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最先发言,这算是对话会的“潜规则”之一。演讲中,哈格尔毫不客气地点名批评中国,主动在“网络黑客”、“南海局势”等方面向中国发起挑衅,并警告“如果国际秩序受到威胁,华盛顿不会无动于衷”,同时强调美国将在亚太地区部署重兵,保持行动自由。这算是给自己的亚太盟友吃了定心丸。

美国带头挑衅中国后,盟国跟进起哄,同样算是这些年来香格里拉对话会的“潜规则”。这一次跟着起哄的,主要是日本首相安倍。按照一般的外交礼仪,身为一国首相,在倡导对话、合作与和平的大会上,主动挑起事端,言语攻击另外一个与会国家,既不符合其作为一国领导人的身份,也与场合氛围格格不入。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代表的驳斥与反击理所当然。正如中国军方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所言——“来而不往非礼也”。在阐述中方对于地区安全的主张与理念时,王冠中对哈格尔与安倍的言论做了即兴回应,直言哈格尔的演讲是“一篇充满霸权主义味道的演讲,是一篇充满威胁恐吓语言的演讲,是一篇充满鼓动、怂恿亚太不安全因素起来挑事、闹事言辞的演讲,是一篇充满着非建设性态度的演讲”。

中美交锋火药味十足。但如果联系到哈格尔的前任盖茨担任国防部长时,那些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的火药味甚至更浓。比如2010年的对话会,盖茨不仅发言时点名批评中国,甚至拒绝与中国军方代表握手,只顾与自己的盟友勾肩搭背,高谈阔论,给中方与会人士的感觉十分傲慢。

在此次对话会上,尽管中美双方有点“叫阵”的味道,但中美军方代表团举行正式会晤无疑是一大亮点,说明中美双方愿意交流各自的观点与见解。从这个层面说,“有话直说”比“有话好好说”好,坦率直言比“藏着掖着”好。从长远来看,这种坦率的交流方式或许更有利于中美构建新型两军关系以及新型大国关系。

众所周知,此次对话会还有一个跟以往不同的背景,即5月21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次亚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做了《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发言。习近平提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倡导的亚洲安全观,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新型亚洲安全观”,受到亚信峰会与会各国代表的广泛认可。王冠中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一步阐述“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时指出,这既是对亚洲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亚洲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相比之下,哈格尔与安倍的演讲分析,美日维护的是以军事同盟为主导的地区安全观。美日军事同盟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以共同假想敌结为军事攻守同盟,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来获取所谓的自身安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实践反复证明,以军事同盟为主导的地区安全框架,本身是不稳定的,已经蜕变为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之一,落后于时代发展,落后于地区安全需要,本应该被摈弃。但美日死守军事同盟,在不断深化同盟体系的同时,还不断扩大同盟体系,拉帮结派,试图将更多的国家拉入到自己的羽翼之下,构筑一个所谓的遏制中国、威慑中国的“对华包围圈”。

这样的举动无异于撕裂亚太安全与合作,增大了亚太地区动荡的风险。对此,与会国家的很多代表其实心知肚明。但在中美交锋的大背景下,很多亚太国家不愿意选边、站队,就是美国的亚太盟国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与立场上也有差异,在事实上构筑对华包围圈的行为十分谨慎,甚至明确持反对意见。

可以预见,随着亚太局势的风云变幻,中国与美日倡导的两种“亚洲安全观”还会持续碰撞,哪一种“亚洲安全观”更符合亚太地区人民的福祉,更符合亚太地区的发展利益,更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繁荣合作,历史终究会给出自己的答案。(梁逸飞 作者系本网特约评论员)

分享到:
(责编:覃博雅、常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