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日共同发布《防控“甲流”——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防控》一书,这是我国首次尝试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进行专家综合评估,建议建立常设的跨部门国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把联防联控这种创新的工作机制与现有的应急管理体制进行有机结合,使目前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为应急指挥部的一种专门的决策与协调机制。
来自生物医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公共政策、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绩效评估等多学科专家分析,在甲流感防控过程中,以共同责任、部门联动、协调沟通为主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一机制因尚无具体的法律法规支撑,在地方层面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权威性不足、职责不够明确、决策协调力度不够等局限性。同时,在地方层面如何充分发挥好原有常设应急体制的作用,处理好其与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等,也都是我国此次甲流感防控过程中暴露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悉,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虽然对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等环节作了相关规定,但尚缺乏突发事件从预警阶段到响应阶段、平时状态与战时状态转变的进入和退出程序等相关明确规定,没有具体操作性的规范,因此在实践中较难把握应急响应启动和退出的时机、应急响应的工作程序以及多部门参与的具体规范等,影响了应急处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该书指出,应根据不同程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定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响应级别和组织形式。同时,完善预案,优化流程,加强和完善可操作性规范,进一步明确《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其他应急预案中有关预警分级和应急响应分级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制度,并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好从预警到应急响应之间工作流程的衔接,进一步明确应急状态特别是紧急状态情况下相关政府部门的权限,规范应急响应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有关程序。并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传染病确定及调整方面的条款。
专家建议建立常设的跨部门国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把联防联控这种创新的工作机制与现有的应急管理体制进行有机结合,使目前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为应急指挥部的一种专门的决策与协调机制。
(实习生 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