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与外部世界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西汉之于中亚、西亚、阿拉伯以及地中海地区,唐代之于日本、印度、东南亚以及阿拉伯地区,明代之于东南亚、东非,清初之于沙皇俄罗斯等等,均属此类。陆路的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世界,通过它们,中国承认了外部,外部也接受了中国。货物交换、人员交往、文化交流、情感交融,中外共同创造和传承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在对外开放政策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世界。进入到21世纪,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中国更紧密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视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是中国外交思维的转型
新的“丝绸之路”是古代陆路“丝绸之路”的拓宽和延长,超越了中国的西北、西南、中亚和西亚,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将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拥有自然、矿产、能源、旅游等重要资源,发展前景广阔的经济大走廊。更为重要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和意义会远远超出经贸领域,也将成为东西方之间政治沟通、文化交流的桥梁。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指出,用创新模式共同创建这样一个经济带,可以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从外交战略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表明中国开始主动地去构建一个地区的外交战略。这是一种战略思维的重大转变,凸显了大国外交的魄力,为中国今后发展地区外交乃至构建全球战略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包容差异,构建长期战略目标
虽然合作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但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绝非易事,需要亚欧各国加强相互信任,齐心协力夯实它的社会基础。从身为倡导者的中国来说,思考和践行以下几个方面十分重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面大,牵扯到的国家和地区多,所及领域也各不相同。因此,中国应当立足于长远,把它当作一个战略性的目标。从时间上看,如果以张骞公元前140年首次出使西域为起点的话,到连接甘肃、新疆、中亚、西亚直到地中海地区的“丝绸之路”的定型,经过了西汉、东汉两个朝代,历时三百多年。所谓定型,就是指基本确定下了这条路的走向,打通了主要的通道。以后的各个朝代和其他相关国家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更是费时逾千年。“丝绸之路”承载的主要是实物买卖,其他方面的交流多为间接或隐性的。然而,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空间范围大大地扩大了,更为重要的是所承载的不再是实物买卖,各种交流中,间接的变成了直接的,隐性的变成了显性的。比如,能源合作、经济贸易、互联互通、区域合作、金融合作、安全合作、人文交流、教育合作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规模在不断扩大。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如此广阔的国家和地区串联起来,将如此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领域统合起来,绝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整体上看只能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实现这个远大目标可能不是一代人或两代人的宏伟事业,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无论是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比作一条远距离高速公路,还是把它比作一座万丈高楼,都需要中国和相关国家长时间地一锹一镐构筑它的坚实基础。
“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及国家不仅众多,而且在国家规模、发达程度、历史传统、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差别巨大。因此,中国应当认清这些差异,有针对性地交往与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干道”辐射所及的欧亚大陆,大的国家人口从几亿到十几亿,领土面积从几百万到上千万平方公里,小的国家人口一两百万甚至几十万,领土面积几万平方公里;发达的国家GDP总量数千亿美元,人均GDP几万美元,不发达的国家GDP总量不足百亿,人均GDP不超过一千美元;古老的国家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新生的国家独立不过一二十年,如此等等。另外,“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还有许多软性的或者说隐性的差别,比如,儒教、佛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文化并存,各国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迥异,多种多样的现行国体和政体,甚至还有千差万别的生活习俗。毫无疑问,这些国家在加强相互交往、增进友谊、促进发展、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但是,在具体实施办法和途径上却不尽相同,各有各的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建立在这些差别之上,必须能包容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而不能以我为主。比如,在中国,发展是“硬道理”,可在某些国家或者环保是“硬道理”,或者享受是“硬道理”,或者稳定是“硬道理”。这些差异无所谓谁对谁不对,都是国情不同使然。“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的,是由所及国家共同的和各自的需求所铺就。
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影响因素
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还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或制约因素。
第一,国内政治因素。在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中国要与之打交道的国家多执行政党政治,执政党在台上执政,反对党在野“监督”。在那些政党政治不是很发达或很不发达的国家中,许多重大的内政外交政策往往由于朝野斗争而缺乏延续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生的交流与合作多半都是长线的,而一些国家受不成熟政党政治影响的相关政策却是短线的。这种不匹配对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实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二,地区政治因素。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相互关系总体上说是好的,但由于各方面差异、历史纠葛以及发展重点的不同,不同国家之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上难免有不同看法或做法,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
第三,国际政治因素。如果从地缘政治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东欧、中欧、东南欧和西欧等不同区域国家的共同构建,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分歧、矛盾和冲突的制约。比如,围绕克里米亚分离事件,西欧与俄罗斯的对峙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类似的复杂情况,同样制约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同时,在这一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国如何看待丝绸之路经济带?欧美等大国的态度又如何?之前这些国家都习惯于“韬光养晦”的中国。中国一下子主动起来,会对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现在还是未知数。
结 语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长线的宏大工程,需要长期地、逐步地夯实它的社会基础。对中国而言,首先应当增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及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比如,高层领导人的沟通、专家学者们的交流、普通民众的旅游互访等等。当然,在这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加强青年学生的互换,他们是国家间理解、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中国企业去当地投资也不应该只注重经济利益,还要关注一些当地公益事业的发展,做一些能够增进当地民众的切身利益、获得他们认可的事情。在这方面,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上述工作有助于消除因差异而产生的阻碍,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信任,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其次应当有针对性地展开贸易往来,如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的能源合作,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进行公路和铁路的互联互通或区域内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投资建设,同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欧发达国家)进行金融方面的合作,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
同时,不同国家的政治和商业文化也不一样,有些国家法制法规比较健全、市场化程度较高,有的国家则是威权政治,领导人或者大家族势力对经济影响比较大。中国企业到不同国家投资要考虑不同的投资环境,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与之相关的就是,培养真正懂得当地问题的专家尤其重要。如今,中国的外交人才集中于研究大国问题,而对于中亚、东欧、中欧地区的研究甚少,真正的专家更是凤毛麟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下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这盘棋,就需要国家把眼光放长远些。要从长远战略的角度,下大力气去培养国别研究的人才。短期内不容易见到效益,但长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不可能指望同所有国家齐头并进地合作与发展,其中的领域、规模和方式可能也千差万别。但是,这些交流与合作会在以中国为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周围慢慢形成一个网络,逐渐使超越各种差异的社会基础坚实起来。只有在中国和其他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贯穿亚欧大陆,各国之间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才有望在将来顺利构建起来。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徐海娜)
来源:《当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