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郑青亭 杨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24日在京举行“新安全观:和平、稳定与合作的亚洲”学术研讨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发表题为“增强互信: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过程中,如何增强中美双方的互信建设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工程,不仅包含着增加信心、信任和信赖的多重内涵,也强调了是一个程度的累积过程。
第一,中美两国决策层和精英层的战略远见将决定中美两国之间的互信建设能推进得多深,也决定了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能行多远。“尽管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取向、政策重点等分歧,中美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基本认知,即中美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利益的深度绑定和相互依赖关系,对于各国在国际权势分散和信息社会化背景下共同协作应对安全挑战的紧迫性,以及对新时期中美合作的战略重要性有了更多共同或相似的判断。”陈东晓说,“因此,尽管双方在不少领域有分歧,有战略竞争,但中美之间这种基本的,仍占主流地位的战略远见仍然是中美能够开展互信建设的思想基础。”
第二,中美两国互动过程中不断加强相互尊重的意识和习惯是中美之间互信建设能否平稳推进的重要前提。陈东晓指出,学会相互尊重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相互尊重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尊重包括主权领土完整在内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遵守双方业已达成的各种承诺,包括双边和多边各种协议。“我们强调中美之间相互尊重的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性,就是倡导当中美出现利益和认知分歧时,要以换位思考方式来理解对方立场,以谨慎和建设性的态度处理双方的矛盾,特别是涉及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分歧时候,体现了一种对日益成熟的中美关系的要求和中美共同大局的意识。”
第三,中美之间的开展持续有效的“战略再保证”互动是增加双方战略互信的重要途径,也是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保障。陈东晓认为,中美开展“战略再保证”,不仅相互之间,也是向整个国际社会进行战略宣示:中国应不断宣示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志,美国应不断宣示欢迎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志;双方无意建立G2,不在世界范围和亚太分割势力范围,努力推动更加均衡的国际和地区力量格局的形成;双方应致力于构建并共同遵守有助于良性竞争的规范,预防恶性的战略竞争;双方应构建有助于共同安全,而非“零和安全”/排他安全的地区军事安全架构;双方应致力加强双边分歧的管控,强化地区危机管理的能力,以及善于运筹机遇的能力等。陈东晓强调,“战略再保证”机制产生作用的机理,一是要做到言行一致,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二是战略再保证要相互的,而不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承诺。
第四,中美之间培养和鼓励一种自我克制的战略文化能够为是增进双方互信,构建健康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一种重要的文化氛围。具体来看,陈东晓指出,自我克制可以在大的战略目标层面,如“如不争霸”、“不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等;也可以在手段层面,如“提倡用外交对话和平手段,而不是武力手段和威胁使用来解决利益分歧和国际争端”等。“自我克制可以通过单方面的倡议来实施,但更需要互惠式的相互推动。”陈东晓说,“中美是国际体系中核心国家,有责任在追求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把实施自我克制作为互信建设、乃至国际秩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