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副首相在印度惹事生非 妄言中日关系史意欲何为--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日本副首相在印度惹事生非 妄言中日关系史意欲何为

2013年05月06日20:55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5月4日,有“大嘴”之称的日本副首相兼财务、金融大臣麻生太郎在印度发表涉华不当言论引发媒体关注。根据《日本经济新闻》和《产经新闻》报道,麻生太郎表示:“印度与中国在陆地上接壤,日本与中国则经海洋接触。然而,1500多年以来,我们和中国在历史上的关系从未极为顺畅。”

  麻生妄言中日关系史 大谈日印结盟

  据悉,麻生太郎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个以经济为题的演讲会上还表示,日本近11年来首次增加国防费用,是因为看到中国正在提升解放军海军实力,致力增强在东海和日本海的军力部署。麻生太郎说,日本政府因此认为要加强防卫,保卫领土,于是增加军费应对。

  日本传媒还报道称,麻生太郎提到,日本和印度都算是中国的邻居,指印度与中国陆地相连,而日本则与中国在海上有接触,但回望过去一千五百年历史,日本从未与中国关系顺畅。

  麻生太郎还宣称,日本与印度有必要扩大海洋安全合作,强化海上自卫队和印度海军的关系,又相信印度洋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将会提高。

  去年6月,日本曾与印度在东京市郊进行联合军演,麻生太郎表明,除了印度,还要与美国和澳洲维系防卫合作,保卫领土和地区安全。

  专家:妄图牵制中国 仅是作秀无实效

  这位日本政坛大佬的实际言行究竟透露出什么讯息?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李炜对此分析认为,麻生太郎在印度访问时说了挑拨离间的话,意在加强和印度的合作,建立一个好的平台来共同遏制中国的发展。他指出,现在日本欲把印度拉到一块牵制中国,站到一条战线上,是不切实的。印度非常清楚,若要想跟中国竞争的话,就应该积极地在经济上跟中国比实力。只有经济发展上去才能跟中国真正比。单纯靠日本或者澳大利亚、美国军事上围剿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杨伯江则指出,早在2000年5月日本首相森喜朗访问印度时,森喜朗即告诉媒体,出访印度的原因是“印度在中国的后院”。借助印度牵制中国的构想由此滥觞。

  杨伯江说,2012年12月27日,即安倍组阁的第二日,安倍在世界报业辛迪加发表英文文章,呼吁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夏威夷共同组成“民主安全菱形”,与实力日渐增强的中国抗衡。“可见在安倍第二次上台后,把印度放在了安全合作的重要位置。麻生此次则延续这一思路,针对日本和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的防卫合作称,‘必须建立妥当的关系’。”

  社科院日本所研究院吴怀中则表示,日印两国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牵制中国的意图,但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决定了日印可能在牵制中国上作一些秀,采取一些象征性的举动,但是不具实际效果。中国应做到“心里有数,不动如山”,没必要为一些小举动而逐一反弹。

  对于日本的图谋是否有可能得逞的问题,吴怀中认为,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在对外战略上非常清醒。不用说日本,就是美国想拉其入怀,也非易事。印度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完全站在日本一边搞日印联盟对付中国,不现实。

  【延伸阅读麻生太郎及其政治家族的那些事

   麻生太郎出身日本政坛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是非常典型的“闺阀”。“闺阀”指地位显赫的家族,借助婚姻关系形成利益集团,并不断扩大势力版图。

  麻生太郎是日本第45任和第48至51任首相吉田茂的外孙。再向上追溯,他家的血脉还可以延伸到二战甚至明治时代:吉田茂的岳父是明治维新的元勋大久保利通的儿子、担任过外务大臣等要职的牧野伸显。

  从横向看,麻生与前首相安倍晋三也是亲戚: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是日本第56 任、57 任总理大臣(即首相),也是第61 至63 任总理大臣佐藤荣作的哥哥;而他们的姨母是吉田茂的母亲。

  麻生太郎的妻子又是第70任首相铃木善幸的女儿,他妹妹嫁给了皇室三笠宫宽仁亲王。麻生与宫泽喜一、桥本龙太郎等前首相也是远亲。

  日本媒体评论说,麻生家族浓缩着一百多年来日本政治错综复杂的剪影。光拿出他的家谱来看,就能写一部日本近现代史。 

  麻生太郎虽然出身名门,说话却油腔滑调,话语尖刻,被冠以“大嘴”的“雅称”。麻生太郎与众不同的形象立刻吸引了日本国民的注意,第一次参选便当选国会议员。他的演讲方式也独树一帜,很能调动人气,被称为演讲高手。他经常自我评价说,“出身很好,教养很差”“小时候,爸爸妈妈都不管教我”,因为和日本两代首相家族的联姻,麻生太郎还经常感叹,“首相家庭可一点都不幸福”。可是,他一直为进入“不幸福家庭”的行列摸打滚爬了几十年。

  在东亚国家民众的心目中,麻生可谓是日本右翼分子的领头人,不断发布价值观外交言论,参拜靖国神社,使东亚关系持续恶化。但是,麻生太郎实际上却不是日本国教——神道教的信徒,而是信奉天主教。

  麻生太郎几乎每年都会参拜靖国神社,但都不是在8月15日。在部分日本人的心目中,8月15日是“国耻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每年的这一天,总会有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到靖国神社参拜,这也成为东亚关系好坏的风向标。但是在天主教中,8月15日是圣母升天日,所有的教徒都应到教堂祈祷。在夏季,当麻生太郎不打领带,穿上清凉服装的时候,可以看到他的脖子上戴着一个金锁。这个金锁是天主教十字架的一部分,麻生太郎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佩戴。

  麻生太郎还标榜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漫画迷,他的车里放着20多本最新的漫画书,还经常在日本东京的秋叶原发表演讲,称“动漫产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因为对漫画的热爱,麻生太郎聚集了不少的人气。但是,也有人认为麻生太郎这样只是为了吸引年轻选民的支持。在日本“垮掉的一代”心目中,政治是无所谓的麻烦事,议员选举的投票率甚至降至30%,调动年轻人的政治热情对日本政治家至关重要。 (人民网记者 邓志慧综合报道)

日本政坛动态:

 

分享到:
(责编:邓志慧、杨牧)

相关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