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机器替身”(科技大观)--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独家稿库

  

人类的“机器替身”(科技大观)

韩超

2013年01月25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款名为“迭戈—圣”的婴儿机器人,内置高分辨率相机,能够辨析人们的手势和表情。此外,它还能模拟婴儿的行为,并根据情绪变化呈现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皱眉和扮鬼脸等。

  人类对机器人的幻想由来已久,且从未停止过追求的步伐。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木牛流马”到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变形金刚”、“钢铁侠”等,无不体现着人类的这种愿景。然而,机器人“真身”面世的历史却并不算长。1959年,“机器人之父”约瑟夫·英格伯格和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将文学臆想化为现实,也开启了机器人历史的新纪元。

  机器人随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机器人通过读取示教信息,再现人教给它的行为,完成重复工作。然而,这种示教再现型机器人缺乏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第二代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拥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也正是从这一代开始,机器人得以普及。第三个阶段是智能机器人,这类机器人不仅具有感知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独立判断和行动等能力,因而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行为。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其科幻作品《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根据捷克语“robota”(意为“苦工、重复乏味的工作”)创造出“机器人”(robot)这个词。顾名思义,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最初期望,就是替代人在工厂中从事繁重的工作。正是缘于这样的初衷,机器人在工业中的应用也最为成熟和广泛。

  在众多工业领域中,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其次是电子电气行业。目前,中国60%的工业机器人用于汽车生产,高于全球37%的这一比例。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电子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脑、零部件等领域。2011年,著名电子制造商富士康公司就宣布了“百万机器人”计划,称将在3年内引进100万台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工。机器人代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2011年机器人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了38%。大范围采用机器人代工有助于降低全球生产成本。采用机器人来完成简单重复或危险的工作,既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变革,也是生产力的进步。

  近年来,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以外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宽,涉及医疗、救灾、军事、航天以及娱乐表演,甚至包括家务、宠物和机器人宝宝等。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的发展会越来越快:横向表现为机器人的应用面越来越广;纵向表现为机器人的种类不断增加,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人类躯体和意志的延伸,机器人就能替代人类完成各种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类的第二个“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牧、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