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近日再现一个与木材业有关的新国企,这是巴西总统罗塞夫执政23个月以来成立的第五家国有企业。相比前总统卢拉,本届政府组建国企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国企的建设不断加强。
巴西此轮“新国企”风潮,应视为劳工党自2003年执政以来的三届政府在政策上一脉相承的结果。
上世纪80至90年代,巴西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政策取向下,实行了多轮国有企业私有化。当时,国企私有化政策似乎是全球趋势。不过,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实行私有化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而巴西则更多是为了缓解公共部门日益恶化的财政压力。出售国有企业,不仅能快速增加政府收入、甩掉亏损企业、减少政府负担,还能通过将国企转变为盈利的私企,增加政府未来的税收。到20世纪90年代末,巴西大量国企,甚至包括具有战略地位的国企均被私有化,而最大的国企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则因宪法限制侥幸不在其列。
遗憾的是,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并没有达到改善公共财政状况的初衷,反而在2002年大选时引发了国内的激烈争辩。2003年卢拉政府执政后,即叫停了私有化政策,并决定在不出售国企的情况下,改善公共财政赤字。但是,由于投资者对当时执政的左翼劳工党持怀疑态度,导致外资大量出逃。因此,卢拉任职初期,巴西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组建新国企的进程也比较缓慢,其在位的8年时间里仅成立了5家国企。
罗塞夫就任总统不到2年,组建的国企数量与卢拉执政时的数量持平,这一方面缘于劳工党执政政策的延续;另一方面与国内外经济大背景密切相关。罗塞夫上任之初,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各国普遍采取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反危机措施: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增加对私有企业的股权收购;发展中国家,包括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在内,重现国有化浪潮。
从巴西国内情况看,巴西央行预计,巴西去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9%,不仅低于上年2.9%的水平,也低于拉美地区平均3.1%的增速。巴西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其中,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表现最差。对此,巴西希望通过振兴工业来提升竞争力。此外,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因表现出色,被誉为21世纪国企的代表,这也一改人们对以往国企缺乏效率和浪费资源的看法。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对巴西组建国企形成了一股新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