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苏力报道:通用航空产业正越来越有望成为继汽车产业之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然而,随着空域逐步开放,作为通航产业基础和载体的通航机场建设却非常滞后。在14日举行的2012粤港澳台通用航空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业界企业家纷纷为通航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出谋划策。
空域逐步开放,机场在哪里?
明年年初,我国将展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逐步形成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的低空空域管理运行和服务保障体系。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目前已经扩大到沈阳、广州管制区,以及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管制分区这“两大区七小区”。在未来十年,有望对全国所有空域实行分类管理。禁锢了数十年的低空空域即将开放,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在低空空域活动的通用航空产业。
“如今空域逐步开放,通航产业撬动经济发展可期,可我们的通用航空机场在哪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总干事王霞昨日在论坛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通用航空包括私人、公务飞行等内容,是指除商用民航运输以及军事航空以外的其他航空,通用航空机场不开设正规民航航班,多为小型机场。据统计,中国目前通航机场少得可怜,只占县级行政区划的十分之一。截至2011年,国内只有286个通航机场,而获得颁证的正规通航机场仅有43个。
王霞认为,建设通航机场已经刻不容缓。对一个区域而言,通航机场就是一个基地,以其为核心的低空经济将成为一个区域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不仅能带来就业和商业机会,还能激活当地的关联产业发展。
新通航机场该怎么建?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航研究室主任张兵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预计将新建80个通航机场。而在2030年,中国通航机场将接近500个。
张兵说,新建通航机场不应遍地开花而应注重有效的消费能力,不仅需要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对布局进行科学规划,更应做好机场与地方配套产业的衔接。“贵优不贵多,不要在50公里之内建设两三个机场浪费资源。”
然而,欧盟与中国民用航空合作项目技术援助组组长Frederic Campagnac却在随后的发言中提出反对意见。他说,在巴黎,6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里一共有14个通航机场。欧洲第二大商业机场戴高乐机场距离另一大机场Le Bourget机场的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中国的城市完全可以接受在一个大机场旁再建一个小机场。”他说道。
Frederic Campagnac还支招说,中国经济落后的高山地区如需建通航机场,可以学习法国把机场建在高海拔的山上。飞机在高海拔降落和起飞,机场就能缩短跑道长度,从而节省大量费用。
通航机场发展有赖政府支持
上海正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伊小林在论坛上表示,通航机场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大,运营收入低,对投资者的实力和耐力均是重大考验。以上海正阳在福州竹岐直升机场项目为例,初步匡算投资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机场建成后的运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靠企业自身是很难持续运营的。
因此,伊小林从一个民营企业的角度建议说,地方政府应明确机场以及配套用土地为基础设施用地,给予市政配套支持,提供税收减免返还政策。同时,设立通航发展基金,引导社会投资者参与通航产业,并向通航企业提供运营补贴、应急救援奖励、飞行器购买补贴以及通航人才补贴。地方政府在城市救援体系、交通管理手段、医疗救护体系、山林防火以及电力设施巡视方面,也可以考虑引进通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