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靳碧海报道:“这个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助推器是‘歪歪嘴’,现在还没有正式发射。”前日,在航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展区内,一名男子向一名五六岁小男孩挨个介绍参展的火箭模型,备受瞩目的“长征五号”无疑是最大的亮点。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郝照平透露,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预计2014年年底前后将实现首飞。
“长征五号”运载能力
大幅提升
据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长57米,芯级直径5米,助推器直径3.3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基本型火箭为捆绑4枚助推器的两级半液体火箭。这样的设计无论在外形尺寸,还是运载能力方面,新一代的“长征五号”无疑都是佼佼者。
“航天技术已成为我国高科技的一个标志,火箭技术也可以说是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长征五号,含了很多技术上的新跨越,应该说在它身上体现了我们几十年航天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郝照平告诉记者,长征五号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性能、大推力。
记者采访得知,长征五号将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目前的8吨多一跃提升至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也达到14吨。这意味着长征五号不仅能够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还要承担今后各种重大航天活动的运载任务,比如说空间站、月球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
郝照平表示,目前长征五号正处于研制阶段,按照既定的安排,现在已经走到了进行大型地面验证的最后时刻,明后年就能进入飞行前的准备阶段,预计2014年年底前后能够实现首飞。
航天展区“明星”火箭
吸引眼球
13日是航展专业日首日,不少观众肯定远远地便看到了矗立在草坪中的两个巨大的火箭模型,其中一个是著名的长二捆火箭,另一个则是我国长征系列主力火箭之一——长三乙。“这两座火箭模型早已成为珠海航展的标志性展品。” 郝照平说。
据郝照平介绍,长二捆火箭是我国第一个采用捆绑式技术的火箭,也是我国率先走向国际市场的火箭。而长三乙火箭由于使用了第三次级的液氢液氧技术而显得格外特殊,“实际上能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也就四五个,中国是当时第三个独立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正是这项技术使长征三号高轨的运载能力大幅提升。”
除了上述火箭,在本届航展中还有哪些火箭值得一看呢?郝照平说:“航天科技展区内的几个火箭每个都可谓是大明星。”据了解,展区内除长征五号、长征三号乙之外,还有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丙运载火箭。
“长三甲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个大型低温三级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保持百分之百。按照我国航天的标准,连续成功发射15次以上就可以授予金牌火箭——长二丙、长二丁和长征四系列运载火箭都是金牌火箭。”郝照平介绍说,参展的长征二F火箭是我国唯一一个载人火箭。
我国火箭发射规模和频率
世界领先
据了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研制将使我国运载火箭迈上新的台阶,“一箭多星”的发射将变得更加轻松。尤其是备受关注的“长征五号”,在研制过程中还专门配套了上面级,在进行大规模卫星组网时,发射卫星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成本也随之明显降低。
“上面级其实就是给火箭再加一级,就是为了把不同的卫星放在不同的轨道上,实现多星部署。”郝照平表示,我国在上面级研制方面在国际上可以说具有很多的技术创新点,“长征五号”推向应用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运送航天器入轨的能力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原来我们的火箭一年打一发、两发都觉得很艰难,所有人都把精力、资源投入到保证发射方面。但是近十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特别快,尤其是近五年,我们已经发展到每年发射20次左右的规模。”郝照平自豪地告诉记者,按照这样的频率和规模来看,我国火箭发射能力方面处于世界前三完全没有问题。
如此高频度、大规模的发射是如何做到的呢?郝照平说,这实际上得益于国家这几年对航天事业的大力支持,航天能力的明显提升,从而使得在产品设计本身的可靠性就非常高,产品的质量更是精益求精,“简单来说就是技术先进、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