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于六月十二日至十五日举办
中非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权威发布)

主题为“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中非贸易额2024年同比增长4.8%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贸易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连续第四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其中,中国自非洲进口1168亿美元,增长6.9%,对非洲出口1788亿美元,增长3.5%。
投资动能不断积聚。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大对非洲各类经贸园区的建设和投资,推动中非产业链合作,为当地税收、就业、出口创汇作出重要贡献。
新兴领域合作持续深化。数字经济方面,中国企业已经为非洲建设多座大型数据中心,5G技术在非洲的城市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绿色发展方面,中非合作建设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累计超过1.5吉瓦,可满足非洲上百万家庭用电需求。金融合作方面,埃及、非洲进出口银行分别于2023年、2025年成功在中国发行“熊猫债”。
近年来,中非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沈翔介绍,据统计,过去5年中,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年均保持在30亿美元以上,投资项目涉及广泛领域。中国对非洲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民营企业成为对非投资合作的生力军,投资企业数量占中国对非投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商务部已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与14个非洲国家建立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组。
沈翔介绍,去年12月1日,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启动。截至今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今年一季度,中国自非洲咖啡进口同比增长70.4%,可可豆同比增长56.8%。
博览会突出专业性、“非洲味”和特色化
中非经贸博览会自2019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3届,签约项目履约落地率达83%。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俊寿介绍,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邀请刚果(布)、肯尼亚、纳米比亚、南非、尼日利亚等5个非洲国家作为主宾国,湖北省、重庆市作为主宾省(市)。截至目前,已有包括44个非洲国家、6个国际组织,23个国内省区市和28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超1.2万人报名参会。
本届博览会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展览展示更新颖。本届博览会紧贴中非产业需求,着力服务供采对接、打造展会特色。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了10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域,首次规划了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非洲好物展、中非时尚产业展等特色展示内容。第二,活动安排更丰富。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落实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将组织各类经贸活动20余场,涉及中非基础设施、纺织服装、绿色矿产等合作领域,以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企业家对话等主题。第三,企业参与更踊跃。本届博览会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从展区设置、活动策划、项目对接到对口接待,积极为企业深化合作提供渠道和路径,增加客户黏性。
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介绍,本届博览会主展馆将突出专业性、“非洲味”和特色化,目前已征集到中非各方拟申请在博览会期间签约和对接项目达128个,金额超70亿美元。会期内将发布《中非经贸合作蓝皮书:中非经贸发展报告(2025)》。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非庭审中心将正式揭牌。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进展积极
2024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王俊寿介绍,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在推进机制方面,湖南省会同商务部等部委建立了先行区建设会商机制,出台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实施方案。湖南省14个市州与28个非洲国家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合作协同网络初步成形。
在服务体系方面,设立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服务基金,全国首创“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率先启动对非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在多个非洲国家设立检验检测、标准合作、国际仲裁等服务平台。
在模式创新方面,在16个非洲国家启动40多个产业项目,打造产贸联动、投贸联动、物贸联动“三个联动”示范项目,促成更多“小而美、惠民生”项目落地非洲。
在品牌培育方面,启动“非洲品牌仓”项目,120余款非洲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非洲百店千品上平台”投入运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0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