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寻亲帖,“火速”延续中马华人亲缘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今年春节,老家在福建省泉州市的旅美华侨青年蔡佳儒和家人一起在马来西亚过年。对于蔡佳儒来说,这次春节旅行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她家与祖父蔡烟墨在马来西亚的亲人的第一次家族聚会。祖父辈长达50多年的中马两地通信,父辈间隔30多年的失联,孙辈17小时里完成的火速寻亲——这个跨越时间、跨洋相聚的故事,要从一则小红书寻亲帖说起。
17小时寻亲成功
“如果你认识任何姓王的后代,在丹绒马琳附近,请告诉我,我在寻找我爷爷曾经生活和长大的地方。”近日,蔡佳儒在网络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发布一则内容详实的寻亲帖,试图回顾祖父蔡烟墨在马来西亚的成长历程,寻找祖父在马来西亚的亲人。17小时后,这场网络寻亲“火速”完成。
蔡佳儒一家祖籍福建,祖父蔡烟墨幼年“下南洋”投奔亲戚,在马来西亚丹绒马琳帮忙照看一间杂货店。1940年,20岁的蔡烟墨从马来西亚回到中国,并与马来西亚的亲人持续通信50多年。1991年蔡烟墨去世后,因为联系方式的缺失,两个跨国大家庭渐渐失去联络。
如今,蔡佳儒的家人只知道曾经和蔡烟墨联络的人叫王登高,是蔡烟墨的表兄弟。尽管他们尝试在泉州走访王氏家族,但收获寥寥。在美国做工程师的蔡佳儒想到,或许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寻找马来西亚亲人的线索。
让蔡佳儒感到惊讶的是,发帖后,线索接踵而至——发帖9小时后,一名曾和王登高在马来西亚有过生意往来的网友“建国”出现在评论区,告知了王登高更加具体的居住地;发帖第二天早上,评论区的一条评论让蔡佳儒眼前一亮——“请问你是谁,要找我爸爸”。蔡佳儒就此找到了自己失联已久的表姑。
“想去看看爷爷长大的地方”
“下午刚发布笔记,第二天早上,马来西亚的表姑就在评论区留言了,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聚,太神奇了!”蔡佳儒说。
寻亲帖发布的第三天,经由表姑牵线,蔡佳儒的父亲蔡建民与王登高的第十个儿子清强取得联系。当天晚上,蔡建民收到了清强打来的视频电话,手机屏幕上相似的面容,瞬间拉近了远隔重洋、素未谋面亲人的心理距离。手机那头的王家正在举行家庭聚会,四五桌亲人热热闹闹,嘈杂的环境让两边人都没来得及深聊。通话结束后,清强发来全家福照片和邀约:“春节你们到吉隆坡,我去机场接你们。”
“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我一直很好奇爷爷的经历,想去看看爷爷长大的地方。”作为Z世代华侨青年,蔡佳儒对爷爷有着特殊的感情,“我的爷爷在马来西亚长大,回到中国生活,我在中国长大,现在在美国生活。这种亲缘很神奇,尽管没有见过爷爷,我时不时会想念他。这次能和家人一起回到爷爷成长的地方,对我们全家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让全球寻亲成为可能
“点开就是大结局”“刷到后续,被地球村感动的一天”……如今,蔡佳儒小红书寻亲帖评论区仍然热闹,这条寻亲帖被点赞1万余次,收到评论近2000多条。
“小红书的流量分发机制是去中心化的,每天会把平台超过一半的流量分发给拥有粉丝数1000以下的用户,使普通人的内容更容易被看见。这种内容分发推荐机制促进了陌生人间的社交,使全球寻人成为可能。”小红书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蔡佳儒的寻亲帖评论区,还有许多来自福建、广东等传统侨乡的网友“接力”寻亲,他们也想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力,找到“下南洋”的祖辈,与失联的亲人重逢。在这条人与人连结的互联网长河里,还有更多跨国寻亲的涓流正在汇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