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媒体力量(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

——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宋亦然
2024年10月28日05: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现场,与会嘉宾聆听发言。
  本报记者 时元皓摄

  观众在中拉友好图片展现场观展。
  本报记者 宋亦然摄

  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现场,与会嘉宾正在交流。
  王靖舒摄(人民视觉)

  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现场。
  王靖舒摄(人民视觉)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10周年。1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见而相亲”。习近平主席指出,“媒体交流是中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拉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拉人民友谊方面大有作为”。

  当地时间10月16日,由人民日报社、巴西《商业观察报》共同主办的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媒体、智库和国际组织代表围绕“互学互鉴  相知相亲”主题深入探讨,共议媒体合作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推动信息互通、深化媒体合作

  架设中拉友谊之桥

  近年来,人民日报社搭建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理事会议等多边媒体交流合作平台吸引许多拉美媒体的积极参与。人民日报与拉美媒体建立稿件互换机制,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加强跨境采访协作,为中拉民众增进理解与互信、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胡果在致辞中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拉友好合作,根在民众,源在交流。今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人民日报社愿同中拉媒体同行一道,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凝聚发展共识、深化合作共赢、促进民心共融,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议会副议长、里约州巴中议员阵线主席蒂娅·茹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拉美媒体的密切合作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平台,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现实,这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促进更深层次理解。“长期以来,人民日报社为促进巴中两国人民友好交流、为两国持续深化沟通与理解搭建桥梁。希望通过媒体间交流合作,拉近巴中两国人民距离,建设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蒂娅·茹说。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公使李永忠认为,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也在为联合自强、发展振兴而努力奋斗。“媒体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促进交流的重要桥梁。期待与会嘉宾为丰富新时代中拉媒体合作、推动新时代中拉关系取得新发展建言献策。”李永忠说。

  巴西《商业观察报》社长马科斯·德奥利维拉表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正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以实现各方共赢。“媒体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多元视角,让大家全面、客观地了解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正在发生的事情,拉近拉中人民的距离,记录全球南方国家实实在在的发展进步。”德奥利维拉说。

  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副社长路易莎·玛丽亚·冈萨雷斯表示,拉中虽然地理距离遥远,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推动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媒体可以让人们真实地了解拉中关系的每一项进展和合作成果,媒体合作是拉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令两地人民心灵的距离得以拉近。”

  巴西伯南布哥州媒体协会主席穆西奥·阿吉亚尔认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不仅推动了双方的共同成长、经验交流和经济发展,还凸显了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知识共享机会。“媒体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社会关系和文化体验的互动,还加深了人们对丰富人类多样性的理解和认识。”阿吉亚尔说。

  推动互学互鉴、加强人文交流

  推动全球文明对话

  当前,人类命运与共已成必然趋势,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不断加重。与会中外嘉宾认为,加强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不仅能化解矛盾、消弭隔阂,也是理解其他国家文明和人民的重要方式之一。

  古巴《格拉玛报》社长迪尔伯特·雷耶斯表示,当今世界,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合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为促进团结合作,全球南方国家应通过媒体合作平台如“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等,努力搭建文化沟通桥梁,推动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传播模式。“只有通过切实行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才能在全球南方现实与未来的发展中,共同谱写合作繁荣的新篇章。”雷耶斯说。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认为,“互学互鉴、相知相亲”的理念在巴中两国的交流中展现出重要价值,不仅促进了双方在各领域的相互学习,更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理解与信任。他高度赞扬中国在多个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认为巴中两国的文明互鉴不仅限于经济和技术,还涵盖了文化、社会治理等多个层面。在主旨发言中,他用中文讲述了中国古语“治大国如烹小鲜”,并进一步阐发其背后所体现的思想深意——“中国的治理模式,深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成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智慧,为巴西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巴西巴伊亚州社会经济研究院院长若泽·阿卡西奥表示,通过积极报道拉中在技术、教育和环境可持续等领域的积极合作范例,媒体可以帮助弥合文化鸿沟并消除刻板印象,推动建设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秩序。

  “拉中媒体应携手发挥各自优势,报道更多拉中合作的真实感人故事。”巴西中北部传媒集团记者拉妮利·罗德里格斯·维罗索表示,除了发展模式,双方还有许多可以互学互鉴的领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拉中合作前景广阔,将为推动全球文明对话作出积极贡献。

  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路径

  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拉美地区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拉之间的产业联结逐步增强。当前,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环境,稳定和多元化的合作成为各国应对风险、保障安全的关键。中国和拉美国家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路径,共同促进区域和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秘鲁安第斯通讯社总编辑塞萨尔·安东尼奥·查曼认为,拉美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禀赋,中国则拥有领先的技术等优势,拉中虽然相距遥远,但有着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追求,也将共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在积极服务巴西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致力于传播友谊,增进友好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董事长孙涛说,进入拉美市场以来,一批中国企业认真完成建设任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中拉友谊添砖加瓦、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还就“增强产业联结、促进经济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两个分议题进行对话。

  中交上航局巴西海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艳民表示,中国和拉美国家已经成长为各自重要的贸易伙伴,拥有良好互信基础和较强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双方深化合作有着天然优势。

  与许多与会嘉宾一样,乌拉圭《脸孔与面具》周刊社长马特奥·格里列曾访问中国,“中国之旅让我了解了更加立体真实的中国,也意识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拉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格里列认为,拉中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大有可为,“希望拉美国家充分把握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巴拿马和中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福祉。”巴拿马《财经周刊》主编希特拉·席加瑞斯卡强调,希望未来两国关系继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并期待两国继续深化双边经济和外交合作。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拉美地区征集仪式和《中拉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案例》(以下简称《案例》)发布仪式。《案例》收录了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等案例,展示了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案例》显示,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拉美各国基础设施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光伏、风电等领域合作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中拉文明交流互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13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