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青春力量(奋斗者正青春)
图①: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建筑工地。 |
在许多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一大批中资机构青年员工在异国他乡辛勤工作,将个人发展的“小目标”融入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大事业”,向世界展现了自信自强、勇于担当的中国青年一代的风采。
担负客货运安全“硬任务”
本报记者 邹 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胡正君格外忙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约翰内斯堡营业部在保障常规运转的同时,接到一项紧急任务——把一名陷入昏迷的旅客安全送上回中国的班机。身为营业部总经理,胡正君决心打好这场硬仗。
确认约翰内斯堡机场诊所做好消毒,确保救护车通道畅通,与使领馆陪护人员保持联系,安排好随飞机陪护医生的出入关手续……为保证万无一失,胡正君自己提前走了一遍相关程序。这位特殊的旅客,是一名在驻赞比亚的联合国机构工作的中国女士。她一个月前在赞比亚陷入昏迷,初步诊断为免疫性脑膜炎,后转至约翰内斯堡医院治疗,一直未能好转,急需回国接受救治。
胡正君第一时间引领医疗担架和陪护人员进入机场诊所候机,随后联络刚从赞比亚飞抵约翰内斯堡的刚果(金)医生哈里。作为联合国机构的特派医生,他将陪同病人飞往中国。
“你们的安排很棒,病人先送到机场诊所,我可以对她目前的状况有大体的判断后再上飞机”,哈里边走边对胡正君说,“感谢国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改造好飞机座舱,我知道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旅客是需要国际救援组织的专机运送的,但在疫情防控期间,专机要再等10多天以后才能到”。
在机场1楼诊所,暂时做好安顿,胡正君抓紧回到3楼值机柜台,那里有200多名急盼回国的旅客。疫情防控期间,胡正君与几位同事要处理的事情比以往多了不少。“请问我的绿码怎么还没发来?我的检测手续都已经提交了。”“您是国航的吧?我们要在哪儿排队?”“这个扫码填申请表,要写英文吗?我不会,您能帮帮忙吗?”一上3楼,穿着醒目工作服的胡正君被各种“问题”拦住。
把做好防疫规范放在首位。如果说我国驻南非使领馆发布的显示核酸检测阴性的“绿码”是通行证,胡正君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批旅客安全赴华的守门人。国航外籍代理桑德拉也一直忙前跑后,她说,这样特殊的情形不是头一次遇到,“2020年6月份中国撤侨时,胡经理他们几乎两天没合眼,十分辛苦”。
“我们负责旅客出发前最后的健康安全检查,使领馆在这之前做了大量材料审核工作,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们的目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将乘客送到中国”。胡正君边说边赶往1楼的机场诊所,刚才守护在那里的中国使馆人员发来消息,“医生说病人状态不错,可以补充些含糖流食,不知机场能不能买到”。
在该营业部工作的外籍同事迈克评价:“遇到各种问题,中国人总是能找到灵活的处理方法,但这其实是努力的结果。”
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特殊旅客和陪同人员被先行送上飞机,200多名旅客也顺利出关。国航值机柜台前,突然由热闹变为了冷清。国航团队的几名工作人员忙碌着收尾工作,同时开始为迎接下一趟航班做准备。
该营业部的中国员工大多是不到40岁的年轻人。胡正君说,在约翰内斯堡机场的工作,特点就是忙,成就感也不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担负着确保南非至中国客货航运安全的“硬任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本报记者 周翰博
“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团队!”这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勘哈萨克斯坦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柳新军在哈工作时的初心和使命。7年来,他仔细研读哈萨克斯坦劳动法,走访合作伙伴,深入油田一线,了解中哈员工所需所想,确定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汇通中外、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原则,致力于为中哈员工成长创造条件。
“想方设法保障大家的健康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防疫工作,柳新军主动放弃回国休假的机会,他说,“油田一线员工有近2000人,而且流动性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群体性感染。作为一名公司管理者、一名党员,在这个非常时期,我需要带领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多做思想工作,让大家安心坚守工作岗位。”
柳新军和同事们一起制定防疫方案,仔细推敲,数次修改。面对突然收紧的管理制度,部分当地员工感到不适应。“我的家近在咫尺,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回去探亲?”发现当地员工心态的变化,柳新军立刻与他们谈心交流。
“和柳新军沟通毫无障碍,他的话总能说到我们心里。”当地员工穆赫塔尔对本报记者说,“经过他的细致讲解,大家终于明白,减少接触交往是科学防疫的必然举措,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油田工人们再也没有闹过情绪,大家安心工作,确保了项目在疫情防控期间正常运营。
哈萨克斯坦疫情多次出现反弹。柳新军承担起油田工人首次大规模倒班的指挥任务。项目所在地阿克纠宾州分属3个营地的170多名员工,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轮岗。油田地处当地疫情防控的“高风险地区”,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实施闭环式倒班模式,集合场地消毒、划线隔离、车辆接送、检测、人员交接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整整两个昼夜,柳新军和同事们几乎没有休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担当。
闭环式倒班模式也开创了疫情防控期间当地石油公司正常运营的先例。阿克纠宾州副州长卡伊拉特表示,这样的做法值得其他石油公司学习。
发现和培养优秀干部是公司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19年以来,已有18名哈方员工和11名中方员工走上公司中高层领导岗位,3名中方员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疫情防控,他们都表现出色,已经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柳新军相信经过疫情特殊时期的锻炼,将有更多优秀员工脱颖而出。
努力做出最优设计
本报记者 周 輖
“搞设计的人加班加点,再正常不过了。”夜幕降临,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约50公里,在中企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建筑工地上,还有不少忙碌的身影。项目设计总监袁浩刚刚结束开了一整天的设计协调会,正在向同事嘱咐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晚上还要为新策划项目加班工作。
与现场施工不同,袁浩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在案头,与项目业主开会是常态。“尽管我们会因为不同的观点产生争论,但无论是埃方还是中方,目标都是为了把工程完成好。中国员工为项目建设付出很多心血,我们已经成了要好的朋友。”埃方现场监理总经理班纳表示,项目业主、监理、承包商对工程建设关切的重点不一样,袁浩和他的团队的工作就是平衡各方关切,与各方充分论证和协商,努力做出让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最优设计。
2016年6月,袁浩从马来西亚转到埃及工作,担任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设计部经理。次年4月,中建埃及分公司采用“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锁定“超高层”板块,策划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获得埃方的积极响应。如何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个国家级商务核心区的规划和设计,并得到埃方高层的认可,是设计团队面临的紧迫问题。
“袁浩带领的团队对待工作极富热情,专业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让我看到了中国青年工程师的风貌。”埃方设计师穆斯塔法对当时与中国设计团队共事的时光记忆犹新,“中国团队用两个月时间,将区域规划、业态分布、功能分布、面积表等快速完成,得到埃及住房部的认可,确定了项目的定位、规模,为立项、融资建立了基础。2017年10月,中埃项目合作协议签署,2018年3月举办开工仪式,高标准的工作成果让人称赞。”
在随后的设计实施阶段,设计团队陆续将194万平方米的20栋超高层建筑,从“概念”变成了可实施的“施工图”。“这期间,团队经历了许多不眠之夜,大家常常为了一个理念、一个数据,仔细研究、寻找论据、进行分析,期望得到最好的设计效果。此外,他们还运用专业知识,提出了大量优化方案,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为业主和企业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穆斯塔法说,与中国团队一同工作的埃方设计师大多是50多岁、经验丰富的专家,当得知袁浩带领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感到十分惊讶。
如今,“施工图”中的一栋栋高楼正在快速拔地而起,不久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中的“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即将竣工。袁浩也即将迎来在海外工作的第十六个年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懂工程、懂设计、懂商务的多面手,袁浩感慨颇深:“作为千万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青年之一,我希望能够继续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贡献自己的智慧,助力企业发展,也希望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并认可‘中国设计’!”
在磨练中更好成长
本报记者 程是颉
“我的青春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度过,这是一段让我自豪、难忘的时光。”2022年初,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中方运营管理人员孙震告别这片自己挥洒汗水的热土,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萨希瓦尔电站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西南约120公里。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之一,这里人口稠密,产业集中。一直以来,频繁停电成为制约拉合尔发展的一大瓶颈,不仅夏日里居民生活炎热难熬,许多工厂企业也无法全力运转。2015年,萨希瓦尔电站落成,填补了巴基斯坦1/4的电力缺口,极大保障了拉合尔及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
“电站为周边地区1000万人提供用电保障。”孙震说,这座电站的稳定运营对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十分重要,大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许多心血。
为协助巴基斯坦解决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电站从运营之初就招募了巴方员工,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能力,并能够逐步接手电站的运营。
作为中方运营管理人员,孙震带领的班组中有一半是巴方员工,哈桑是其中一员。他刚从大学毕业,有着不错的理论基础,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为了确保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孙震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技能传授给巴方员工。“把他们培养好,就是对电站的未来负责。”
一开始,语言是中巴员工交流的难题。为此,孙震一面努力学习专业术语,一面主动找年龄相仿的哈桑练习日常口语表达。很快,孙震和哈桑就找到了共同的兴趣爱好——足球。下班后,他们一起组织中巴双方员工看球、踢球,大家在工作之外越来越熟络。
“由于平时交流很多,孙震的英语水平进步飞快,令我们惊讶,我们也积极向他讨教工作问题。”哈桑说。不经意间,运营初期中巴员工交流不畅的难题迎刃而解。
疫情防控期间,孙震被任命为电站防疫工作负责人。他知道,做好防疫工作是为了保障1000万人能够正常用电,这件事丝毫出不得差错。他说,制定防疫要求不难,难的是确保大家认真执行。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向大家宣传防疫对电站运营和周边民众用电保障的重要意义。心中有这样一份责任感,中巴双方员工都能作到执行防疫要求一丝不苟。
从2015年来巴基斯坦至2022年离任,7年时光,孙震很感激这段经历和磨练,“我们的努力改变了巴基斯坦缺电的状况,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9日 1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