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然之美挥洒于色光影之间,他用一支画笔绘就艺术人生!
编者按:匠心独运,他将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感知诉诸笔端,将细腻心境、浓郁情怀融于油墨。从他的画作中,我们能感受生命的魅力、品味情怀的温度。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社法国分社原首席记者顾玉清《挥洒于色光影之间》,带您走进旅法画家简宣义的绘画世界。
在巴黎郊外帆影柳垂的塞纳河畔,一幢精制的石头房子横卧于水边。随人流进得屋来,只见不很宽绰的四壁恰到好处地挂满了油画,靠水一侧的小门洞开,近旁设有简易的留言平台,房子地面中央一长槽来回流动的清水似乎在暗示,既来之则安之,不可逆地从头至尾地往前观赏。当我的脑洞正被这个独特而又迷人的小屋闪补时,画展举办人简宣义先生和他的太太梁彤秀女士已经迎了过来,不善客套的言谈无损他们完整的质朴和真诚。在如此偏远的地方,有络绎不绝的远方客和当地人前来参观买画实属少见。尤其遇到一位曾从不同展会选购了简先生9幅作品的法国粉丝,非要请画家本人去其家中评价他的收藏看点和最佳挂点。这一别样的相惜情境着实把我给惊到了。
在巴黎几任常驻的强烈感受是:最不缺的,或如影随行的有两件事:一是写不完的稿子。除每月确保规定的发稿量外,早晨被国内的各类约稿电话叫醒是家常便饭,一骨碌爬起来后,随即进入不吃不喝状态,调动每个脑细胞快速完稿发走后,才能慢慢找回自我。倘遇特别急稿,那就得玩儿命,通宵达旦没商量。二是看不完的画展。巴黎作为文化之都,满城尽演艺术秀,画展请柬更是收到手软。但是,由于有一堆要拳打脚踢去做的事,面子上能够顾及到的几乎很少,参观像简宣义先生这样的个展更是一件小概率的事。
可是,就是这么偶然的一来,那么不经意的二去,难隐艺术学养的简先生夫妇,自然而然地与我成了熟人。此后,我经常挤出时间应邀去市政厅、艺术沙龙和城堡等场所参观简先生夫妇的画展,再后来就干脆去他家里喝茶聚餐看新画了。
简宣义夫妇的住所位于塞纳河的一个叉水处,这是以卖画买地自建的一栋小楼。小楼分上下两层,楼上是卧室和藏室,楼下为画室和客厅。走进这座由无数油画堆垒起来的“金色的房子”里,满堂的诗情画意和简约温馨的氛围能即刻使人心生羡慕和惬意。当梁彤秀女士搬出一幅幅已装裱好的画作,随便靠放在墙根或物旁,简先生顺着为我讲画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话题已从画面上飞飏到谈东西、说古今了。
简先生的绘画题材广泛,从人物、山水、村庄、港湾,到骏马、老屋、田园、市井,无不涉猎,然而却很少着墨细枝末节、雀鸟虫鱼,更不用说颓废的变态之类,即便同流行的抽象手法也不在一个频道上。他说,尽管商业化的利多非常诱人,但是压根儿就没有学,或是说学不来。其作品既展现了学院派扎实的功底与宽广的视野,同时又摆脱了条条框框、追求返璞归真,“从印象主义再起步”。在野水与乱石、绿荷与雨滴、渔歌与木船、古拙与乾坤之间,踩点落脚、放牧色彩、点染春秋,心无旁骛地以天真构建天真,日复一日地精心耕耘自己的“半亩画地”。
看着围成一圈儿的画作,说来并非是想象中一蹴而就的神来之笔。据梁彤秀女士从旁介绍说,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幅画的最后收笔可不那么容易,经常会在画布上反复勾勒、平涂、否定、重来,在一次次边覆盖边重建中才得以肯定,目的在于找到自己最想要的那种感觉。
作为“法国当代印象主义艺术家联盟”的重要成员和评论员,简宣义与当代法国印象派画界的一群画家一起,相互学习、探讨和借鉴,秉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画其所见所想,寻求当代作品在多维空间的变化,画出基于“印象”又高于“印象”的走心之作。比如,在其《塞纳河畔》(莫奈画作的同一取景地)、《野樱花》《最后的水乡》和《南雄》油画系列中,他不是简单的现实复制,而是别有怀抱,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突破,用会说话的色块、模糊的手法、颤动的笔触、书法的狂草,激荡起怦然心动的涟漪,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与想象。当我请简夫人在现场的群画中挑出她最欣赏的一幅时,她毫不犹豫地给我拎出《南雄》系列中的一幅,与我心中的想定不谋而合,当时让我这个门外汉的自信心爆棚到手舞足蹈。随后,梁彤秀女士向我透露说,此画是放着音乐,充满憧憬时的即兴之作,他将岁月、记忆、大爱种植在老屋和古树幽深与绚烂的画面之中,完成了从美到更美的升华过程。
这些日影于怀、月潜于胸,冒着烟火气的画作先后曾在巴黎一些艺术馆、市政厅、沙龙、画廊展出,并在新加坡、德国和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一些城市举行过展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捧,许多作品不仅被私人和机构购买,而且有的由一些法国博物馆收藏。其间,不少来自国内和当地的画商或华侨直接找上门来选画。许多在画册上看到的佳作,现在只能饱饱眼福,早已各有其主了。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好酒不怕巷子深”啊!
从小就酷爱艺术的简宣义,1946年出生于广州,起步于广州美院附小附中,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接着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读研,拿到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与吴冠中先生工作在同一个系,常有机会一起外出讲学、写生。随后,他被调任广州大学设计学院院长。直到1988年,中国在巴黎建造中国城等项目时,他应聘为中建巴黎分公司总设计师参与设计建造。工程竣工后,他转而留居法国,成为巴黎国立高等美院交换学者,并受邀加入了法国艺术家协会,从此真正走上了心之所愿的职业画家之路。
在巴黎工作期间,曾在有幸认识的朱德群、赵无极和范曾等大师之外,简宣义算是我最敬重的著名旅法画家之一。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乐于隐于宅,但其知性平和的骨子里却流淌着江河。虽年龄不饶人,可他现在仍以一支画笔埋头于光与影、有与无、红与黑之间,孜孜不倦地继续绘就其精彩的艺术人生。
注:文中画作均为简宣义所绘。
文章来源:“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