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称绝大多数美企不愿撤离中国:“来了,就是为了留下”【2】

在汽车市场之外,其他市场的增长前景似乎也能够抵消地缘政治摩擦带来的风险。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零售业巨头开市客以及沃尔玛都在疫情期间宣布将扩大中国市场业务。快餐品牌大力水手炸鸡也在5月中旬开设了首家中国实体店,还有1500家实体店正在筹划中。
让这些美企感到幸运的是:疫情过后,中国人的购买力并没有下降太多。今年5月的消费额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大力水手炸鸡、开市客在上海的首家门店开张时,蜂拥而来的顾客在门外排起了长队。明年,来自加州的环球影城在北京投资65亿美元的主题公园开业时,也会出现同样的场面。而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已经在一个月前恢复营业。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人也依旧热衷于购买因为含有“中国制造”组件而便宜的产品。如果苹果手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生产,2000美元的售价恐怕只有极少数人支付得起。中国美国商会会长毕艾伦说:“在取得了疫情防控的战略性成就后,中国正在引领全球的经济复苏,这正是许多企业愿意继续在中国经营的原因。”中方则更加直白地表示,明智的企业不会放弃巨大的中国市场。
去年,中国为全球贡献了33%的经济增长。美国只贡献了11%,20年间缩小了一半。北京正在力所能及地保持其市场对美企的吸引力。特斯拉获得了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贷款,福特也在复工复产、维持供应链方面获得了支持。就此而言,北京会说这是“双赢”。今年初生效的外商投资法旨在为外商投资打造更公正的环境、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北京欲借此向美企宣示:中国市场是开放的。
显然,没有哪家美企愿意放弃中国市场以及14亿潜在客户。况且,美国人的储蓄率今年4月上升到了创纪录的33%,高企的失业率也让人担忧。因此,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市场,它们明白:如果一家美企撤离中国,其空缺极有可能很快被竞争对手填补。比如高通:若这个加州芯片制造商因美国政府的禁令而不能再向华为供货,便意味着美国在短期内失去市场份额,长期而言则会失去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样明显的是:在这场危机之后,中国将比以往更努力地让本土厂商去满足国内需求,并且尽全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美企必须承受这样的竞争压力。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