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线上“云·游”,共享中国文化之美

2020年05月22日21:47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世界遗产在中国》图片展呈现了分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55项(类)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在中国》图片展呈现了分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55项(类)世界遗产。

人民网堪培拉5月22日电(记者 陈效卫)去年12月联合国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在首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Facebook等平台,与新西兰受众一同分享了《万里茶道》巡展图片。该巡展图片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与湖北省博物馆共同承办,通过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区20余家文物收藏机构的340余件文物精品,再现了昔日茶道的繁荣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图片网展是中心近期的举办的多项活动之一。中心主任郭宗光对记者表示,在国际旅行短期仍无法恢复的情况下,“跨越时空、在线云游”可让新西兰民众以一种更安全、更可及的方式“观光”,成为其了解中国自然、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网友喊话:“中国的世界遗产看不够!”

世界遗产,是人类公认的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不仅数量居全球第一,也是中国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之所在,且在新西兰民众中拥有很高声誉。新西兰国家博物馆2019年推出的“永恒的守卫——秦始皇兵马俑展”吸引了近20万人次观众。疫情初期,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云·游中国:世界遗产在中国(上、中、下篇)》在线观展活动,完整地介绍中国55项世界遗产,新西兰观众大呼“过瘾”。

4月下旬,中心因势利导,利用Facebook平台结合新西兰抗疫走势,以每日更新的方式在线分享了当地民众并不熟知的14项世界遗产。截至5月21日,龙门石窟、梵净山、武陵源、红河哈尼梯田等,在近4周时间内收获了20105人次的阅读量。网友纷纷喊话:“中国的世界遗产看不够!”

持续关注《云·游中国》的Facebook用户西蒙·米克尔表示,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打上了不同国家文化的烙印,并以石窟艺术的形式记载了下来供后人瞻仰回顾,堪称人类文明的壮举。“这些帖子非常棒,期待继续推出!”意犹未尽的西蒙如是留言。摄影爱好者布莱恩·谢帕德对座落在中国吉林、辽宁两省境内的高句丽王朝遗址赞叹不已,称这组遗址的精彩之处在于,现今文化各异的国家拥有着“相同的历史和过往”。据他本人透露,他曾是支持该申遗项目时的新西兰政府工作组成员之一。

“国际博物馆日”:视频鉴宝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心此前通过微信公众号、Facebook等平台分享一段别出心裁的短视频,让观众大饱眼福。

中心借助谷歌公司,与湖北省博物馆一道,共同打造“观妙中国”掌上博物馆APP,以虚拟实境的方式,重点欣赏藏有“镇馆之宝”的曾侯乙展厅。其代表性展品源自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乙墓葬的出土文物,以青铜器和漆器为主,尤以曾侯乙编钟最负盛名。

视频中,大量“微距”镜头、双屏画面、VR导航、360°虚拟实景等综合性数字手段的使用,让受众得以近距离观赏珍贵文物。有网友感慨:博物馆的体验之旅非常难得,即使身临其境,也未必能看得这么真切。

太极接龙,云端“比功夫”

宅在家中是疫情期间最为单调难熬的日子。为活跃气氛、带动宅男宅女们进行运动锻炼,中心借助“中国功夫”的传统影响和优势,发起了“云课堂·太极接龙”活动,以短视频形式在TikTok平台开展。

这一接底地气的活动让太极爱好者得以有机会展示自我。他们纷纷换上专业练功服,面对镜头,一展伸手:“你在后院野马分鬓,我在客厅白鹤亮翅”…… 许多网友行云流水般地将这场“太极接龙”中的24个招式一气呵成。

与此同时,中心以前在市民广场、海滨公园等地教授的太极班也顺势转移阵地,将教学活动搬到线上,带领学员们“宅家健身”,进入“云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吸引更多的非太极爱好者,中心也降低了门槛。中心教学负责人、武术教师张健勇在视频里将动作进行分解,并把抽象的太极养生理念译成英文。惠灵顿太极协会的戴维·麦肯齐是中心英文太极班最活跃的学员,热衷中国太极和中医文化。“通过太极这一养生方式可以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有利于应对新冠肺炎。”麦肯齐说。

(责编:燕勐、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