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关注中国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8)》——

中国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将步入快车道

2018年12月14日16:4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讯 12月13日,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高层论坛暨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报告重点分析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健康城市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总结多年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研究的根本经验,强调优化健康城市建设研究的基本方略,要把握“七个注重”;在新时代,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将步入快车道,要重点抓好“七个环节”。

“蓝天保卫战”尚未结束,中国仍需砥砺前行

报告总结全国重点区域,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意识、压实责任、行业管控、科技支撑、环保理念等方面提出了中国下一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议。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大气污染防治既是关乎老百姓健康的重大问题,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催化剂。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五年间,通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大气十条》目标如期实现。

在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中国多举并措: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第二,突出重点行业,在重点领域全面实施减排工程。第三,完善法制法规,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建设。第四,加强督查力度,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蓝天保卫战”尚未结束,中国仍需砥砺前行:首先,提高战略意识。第二,切实压实责任。第三,细化行业管控。第四,强化科技支撑。第五,深化环保理念。

中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冲刺阶段

《精准健康扶贫的生动实践——践行健康中国,助力脱贫攻坚》指出——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中国脱贫攻坚最大的“拦路虎”。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健康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的实践探索,在理论上提出了改善农村健康水平的建议和实施路径;在实践层面上对于都模式、医疗科技大数据精准扶贫工程、医疗扶贫联盟走基层活动三种健康扶贫模式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要实现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就必须找准贫困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42%,远超其他因素。重大疾病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引起劳动力短期或者长期失能,导致家庭劳动力丧失而致贫;二是由于治病而花费的医药费额度巨大导致家庭贫困。

如何使农民群众家庭财产不因疾病而再度流失,减少因疾病带来的家庭难以承受的额外支出,解决好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帮助因病致贫群众同步实现小康,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亟待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针对农村健康问题的根源,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改善农村健康水平的途径:第一,加强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建设,抓住医疗扶贫的源头。第二,充分利用数字化远程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扶贫的精准度。第三,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力量,有效推动远程医疗扶贫工作。

主动健康替代传统的以防病治病

《主动健康生态建设与健康城市发展》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健康的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健康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与此同时,以创造健康价值为中心的主动健康替代传统的以防病治病为中心的模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的标志。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定义也不断拓展,并仍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健康概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生理状态良好,人体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躯体残缺;二是心理健康,主要包含良好的个性、处世能力和人际关系;三是社会健康,对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能够动态适应。健康内涵的不断丰富对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从被动健康到主动健康的转变。

主动健康生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供需协同互动,通过移动、远程、智慧化等技术手段不断促进健康资源下沉、提高服务效率、丰富服务种类非常重要,也是产业中各方努力的重要方向。

依托巨大的市场和迅速迭代的能力,在中国完成“实验”并推广至全球的“中国主动健康智慧”在互联网、设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受到认同,中国的“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研发计划”,有望引领全世界主动健康产业发展。

在全球创建健康城市的实践中,“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一直或多或少地得以体现,并最终成为指导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013年,“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被引入中国,逐步得到健康城市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并在不同层级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中得到应用。

如何进一步在健康城市在贯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基本方针,报告建议:第一,坚定不移地在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入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第二,加强健康城市领导者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能力;第三,加强跨部门合作的力度,努力解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第四,加强健康城市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责编:赵艳(实习生)、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