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画堂春》助力宋庆龄故居打造“兰文化”品牌
人民网讯 12月12日,昆曲《画堂春》建组会及媒体见面会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该剧将于2019年1月20日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有关专家与北方昆曲剧院主创团队一起就纳兰性德故事、昆曲艺术进行探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示新风采。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艾多指出,本着弘扬中华古典诗词、中华戏曲精粹的宗旨,宋庆龄故居(原“纳兰府”)将借力2018年度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昆曲《画堂春》,在文化和旅游以及青少年教育等方面,利用好这座难得的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世界知名度的历史遗址,在全国的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在北京的中心—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地区,共同打造京城“纳兰文化”品牌,打造北京历史人文名片,讲好北京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她向在座的专家和媒体介绍说:“现在的宋庆龄故居在清康熙时期是著名的‘纳兰’府邸遗址。自元代京城成为都城以来,出自咱们北京地区的最有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就成长在这里。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就是在这里写成的。至今,‘纳兰府’还存有‘南楼’、‘渌水亭’等纳兰性德时期的许多历史遗迹”。
原北京艺术创作中心主任、《新剧本》杂志主编徐恒进认为,清代在北京先后出现的纳兰性德和曹雪芹是代表北京文化的两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丰碑”,是中华古典诗词与古典文学的“双子星座”。他说,偌大的纳兰生活过的“纳兰府”就在什刹海边上,与紫禁城对望。我去过纳兰生活过的“纳兰府”,去过纳兰当年把酒酬唱的“南楼”,触摸过纳兰手植的明开夜合树,也在“渌水亭”边小憩,那是种怎样的感觉?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很奇特、很美妙。昆曲《画堂春》这个题材代表北京历史,编剧张蕾是一位善于用“诗词”写“故事”的才女型剧作家,这部戏极具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前景,可以做成京城“纳兰”文化系列。
高级编剧、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张永和表示,“纳兰府”地处北京内城著名的什刹海地区,前海、后海和西海,称之“后三海”,它与有着中海、南海、北海之称“前三海”遥相呼应,是中心的中心。用“古典诗词”写“历史故事”,用世界非遗的昆曲艺术,演绎词人纳兰性德与妻子“一生一代一双人”、“一对神仙眷侣”的爱情故事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昆曲《画堂春》这部戏大气、纯正、时尚,具备了文化、艺术、市场的开发运作基础,可以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旅日艺术家、现任日本京剧院院长吴汝俊对这部戏和演员予以高度肯定。他在现场兴致勃勃地表演了一段轰动日本的京剧,演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京剧,具有强烈震撼力,体现鲜明时代性,让主创人员颇受启发。
昆曲《画堂春》主创团队基本来自北方昆曲剧院。该剧制作主体、京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羽表示,要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调动优势资源,把昆曲《画堂春》打造成一部让青少年都喜欢的昆曲剧目,打造成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和海内外旅游深度结合的昆曲艺术品牌。
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张贝勒(饰纳兰)和的马靖(饰卢氏)现场表演纳兰诗词名篇《金缕曲》和《画堂春》昆曲唱段,他们的精彩表演博得阵阵掌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