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一带一路·360行)

2018年12月10日04:2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波兰果农莱谢克的果园里,苹果已经挂满了枝头。

  在莱谢克的果园里,工人在采摘苹果。
  本报记者 于 洋摄

  申洲制衣厂车间的流水线上,阿丽(左一)正在帮助同事提高车缝技术。

  采用了自动化生产工艺,申洲制衣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图为该厂印花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工作。

  申洲制衣厂拥有1.1万余名柬埔寨员工。图为工作现场。
  本报记者 张志文摄

  果农莱谢克——

  “把波兰苹果摆上更多中国人的餐桌”

  本报驻波兰记者  于  洋

  金秋九月,波兰农业的“名片”——苹果迎来了收获季。波兰是目前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苹果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一大苹果出口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长期盯着欧洲市场的波兰果农把目光转向东方,关注更加广阔的中国市场。他们期待把波兰苹果摆上更多中国人的餐桌,与中国展开深入的合作。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改良种植结构,努力种植更多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苹果”

  波兰果农莱谢克·普莱斯拜尼亚克的果园位于华沙以南50公里的格鲁耶茨县。那里的土壤酸碱适中,土质松软。秋季时灼热烤人,夜晚寒冷刺骨。这种独特的气候孕育了著名的波兰双色苹果,格鲁耶茨也被誉为“欧洲的苹果园”。        

  每天早上,莱谢克都会骑摩托车围着果园转一圈。莱谢克的爷爷从1928年起经营这块占地21公顷的果园。莱谢克接管果园也已经40年了。在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里,果园一直在种植苹果,这让莱谢克感到非常骄傲。

  “果园平均每年生产500吨苹果,有6个品种,80%的苹果都出口到国外。”莱谢克说:“欧洲人喜欢口味偏酸的苹果,中国顾客喜欢偏甜偏脆的苹果。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改良种植结构,努力种植更多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苹果。”

  果园里,采摘、运货车辆络绎不绝。波兰苹果的种植方式与中国有很大不同,更像是在种西红柿或葡萄。苹果树的植株细小,需要支架或绳索进行支撑,但一株可以密密麻麻地结出上百个果子,数量惊人。

  1987年,波兰经历了极寒天气,九成以上的苹果树都被冻死,整个苹果种植业陷入困境。为使苹果种植更加适应气候,当地开始改良过去那种大植株的苹果种植方式。波兰苹果种植业也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现在苹果种植密度大概是30年前的10倍。”

  “这几年我们为了适应亚洲市场,增加了一些苹果品种的种植面积。我们有两个品种的苹果在亚洲市场颇受欢迎。波兰苹果要走出欧洲,‘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非常好的机会。”莱谢克说。

  “一带一路建设又帮助波兰苹果打开了新市场。现在,波兰果农的日子更好过了”

  中午简单地在果园吃过饭之后,莱谢克来到距离苹果园不远的“我们的果园”合作社。“我们的果园”是格鲁耶茨县2001年成立的一个果农联合组织,由当地28家主要果园农场组成,主要从事苹果的筛选、装箱、储存等工作。

  “波兰加入欧盟后,欧盟对波兰苹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各自独立的果园必须要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才能提高效率、保证效益。”莱谢克说。

  在合作社一栋巨大的连体式建筑里,经过称量、清洗等工序后,来自各个果园的苹果被送入一个大型筛选设备,按照大小、颜色、糖分等标准扫描分类,随后一个个被送入不同的流水线,再经过人工筛选、装箱打包,存入冷库,准备发往世界各地。

  走进冷库,一股浓郁的苹果香气扑面而来。“请记住波兰苹果的独特香味。”莱谢克笑着说。在冷库里,每一箱苹果都有自己独立的编号,注明品种、来源和生产日期。每一个苹果的种植记录、农药喷洒记录等详细信息也都可以查到。

  “我们的果园”合作社每小时能处理17吨苹果,每年合计约4万吨。合作社还有当地最大的冷库,这些都为波兰苹果的更大规模出口做好了准备。

  “近年来,欧盟对波兰果农的补贴相对较高。‘一带一路’建设又帮助波兰苹果打开了新市场。现在,波兰果农的日子更好过了。”莱谢克说,这几年波兰苹果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特别是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销量都大幅增长。2016年年底,波兰苹果正式获准进入中国。2017年首批波兰苹果走海运到达厦门,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一带一路”为果农带来的商机正在显现。

  莱谢克也承认,目前中国市场对波兰苹果的认知度还不太高,“打开新市场需要时间。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让品质上乘的波兰苹果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波兰苹果运到中国,通过中欧班列只需要14天。祝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结下累累硕果”

  傍晚,莱谢克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他的家就安在果园里,是两栋典型的乡间别墅。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像莱谢克家这样的房子,就像糖果一样散落在绿色的果园里,色彩斑斓又幽谧安静。        

  会客厅里摆着各种与苹果有关的奖杯,莱谢克自豪地讲述着每个奖杯的来历。“我们种的苹果即便不能说是波兰最好的,也绝对是最好之一。”他笑着说。

  2014年,莱谢克跟随格鲁耶茨县所在的马佐夫舍省代表团第一次去中国。他们访问了北京、河北和山东,与当地企业洽谈合作项目,并参观了当地的苹果园。这次中国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他对中国的苹果消费市场有了更深了解。

  “中国有富士、国光等苹果品种,商场里也有很多从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的苹果。但波兰的苹果还比较少,我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把波兰苹果摆上更多中国人的餐桌。”

  莱谢克算了一笔账:“波兰苹果运到中国,如果走海运的话需要40天。但通过中欧班列只需要14天,这对水果来说是最优的运输方式。可惜,由于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相互制裁,波兰苹果还不能经由中欧班列这条线进入中国。”

  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波兰进行了国事访问。杜达总统当起了“推销员”,向习近平主席介绍波兰的苹果:“这些苹果非常新鲜,希望尽早装进车厢,运往中国。”谈起这段故事,莱谢克依然难掩兴奋:“当时波兰苹果的销售面临着很大困难,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期间品尝了波兰的苹果,让我们非常感动,也使我们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大期待。”

  天色渐晚,华灯初上,苹果园也逐渐安静下来。莱谢克和他的女儿伊沃娜一同在果园里散步。如今果园的很多业务是女儿在打理。“果园快100年了。希望未来它能拓宽中国市场,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的欢迎。也祝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结下累累硕果。”莱谢克说。

  

  制衣女工阿丽——

  “工厂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本报赴柬埔寨特派记者  张志文

  每年八九月间的服装换款季,是柬埔寨首都金边市的申洲(柬埔寨)有限公司最忙碌的时候。在这座柬埔寨规模最大的制衣工厂中,来自波罗勉省的宋妙丽是个名人。她在这里工作了12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阿丽”。申洲制衣厂的1.1万多名员工中,许多人就是因为听说了她的故事,才到这家工厂工作的。

  “阿丽的工作就是解决、发现和预防问题。有了她,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见到阿丽时,她正在巡视一条生产线。帮助工人纠正不当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是这位车间主任助理最重要的工作。

  阿丽和同事工作的地方,是去年底才启用的、全厂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缝制车间。宽阔高大的厂房内,流水线上的工人用平板电脑操作。各种物料和制成品沿着轨道在工位之间穿梭。只要按下按钮,就能拿到所需原材料。“这是我们装备的自动化分拣系统,还有配套的自动隧道式整烫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公司总经理言德林说。

  下午3点多,阿丽来到09组的车缝区,沿着26个工位逐一巡视。“后台电脑显示这个组今天的生产量完成得不够理想,计划的1000件生产目标只完成了601件。我来看看,帮助查找一下原因。”阿丽在每个工位前驻足,仔细观察工人的动作。

  “同时拿起两个孔片会更省时间。”在打孔工序操作台旁,阿丽给同事演示标准动作。直到同事操作熟练后,阿丽才走向下一个工位。此时,阿丽已经在车间里走了3个多小时。每天阿丽都要像这样,把自己分管的6个组巡视一圈。她不停地看,不停地问,不停地讲。“阿丽的工作就是解决、发现和预防问题。有了她,生产线的效率提升了不少。”车间主任尚伟说。

  “他们不嫌我麻烦,只要我问起,就给我详细讲解。是中国的阿哥阿姐教会了我怎么做衣服”

  2005年,总部设在中国宁波的申洲制衣集团在柬埔寨投资建厂,面向当地招收女工。第二年,当时20岁的阿丽听周围的朋友说“这家中国企业待遇不错”,也从家乡来到金边,进了工厂。

  “刚来时什么都不会。”阿丽回忆刚进厂的日子。但是她不怕苦,肯下功夫,“有不懂的就去问中国的阿哥阿姐。他们不嫌我麻烦,只要我问起,就给我详细讲解。是中国的阿哥阿姐教会了我怎么做衣服。”从最简单的车缝和上拉链开始,阿丽努力跟着中国“师傅”学习。一年后她就升任小组长,不久又担任大组长,管理着60名员工。

  2016年,经过选拔,阿丽被任命为车间主任助理。新工作带来新挑战:布置生产目标、监督生产品质、现场指导生产……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刚开始也有点紧张,总是担心做不好。后来我就想,就跟着中国阿哥阿姐的样子学嘛。”有师傅带,阿丽的新工作很快上手,干得有声有色。

  最近,厂里正在忙着产品换款,阿丽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样衣。“这些都是刚从中国发来的新款样品。我们不仅要研究工艺单,必要时还要把样衣拆开分析。”这个季度,他们收到了70多件换款订单。样衣到了厂里,她自己首先需要学透,“根据样衣学习中国工厂如何裁剪、印花、缝制”,再教给其他同事,还要思考如何利用厂里现有设备高效地完成客户订单。

  阿丽如今已成为这家制衣厂里许多柬埔寨工人的榜样。“许多当地工人成长起来,进入到企业管理层。以前厂里中柬职工比例约为1∶60,如今这一比例已经变为1∶300。”言德林介绍说,这家工厂里所有的流水线组长、30%的车间主任助理和很多关键岗位的部门主管都是本地员工。“中企进入当地,也希望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方面为当地作出贡献。”

  “我们都很感谢中国企业来到柬埔寨。没有中国企业的投资,就没有我们一万多名同事的工作”

  下午6时,到了下班时间,厂区内喧闹起来。一万多名工人往厂外走,宽阔的道路瞬间成为人的海洋。

  阿丽在工厂附近租了一套不大的房子,骑摩托车15分钟就能到。平常一家三口就生活在这里。12年前,阿丽和丈夫带着家人东借西凑来的5万瑞尔(约合84元人民币)和一辆破旧摩托车来到首都金边。她跟着同乡进入申洲制衣厂工作,丈夫则开起了“摩的”。“‘摩的’生意时好时坏,丈夫看我在中企工作很好,也想来工厂试试看。”后来,阿丽的丈夫也来到申洲制衣厂,成为一名机修工人。

  随后的几年间,夫妻二人在制衣厂里勤奋工作,收入不断提高。他们买了一辆汽车,还在老家修起一栋新房,几年前又加盖了第二层。“看,这就是我家!”阿丽自豪地打开手机相册,展示她在新房里拍摄的照片。照片中,阿丽身穿传统服装,在新家里开心地笑着。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我们最开心的是,女儿能从乡下来到首都上学。”阿丽说,女儿11个月大时,他们夫妻因为外出打工,无奈和孩子分开。条件改善之后,他们把女儿接到金边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在阿丽的介绍下,老家的外甥女夫妇也在申洲制衣厂找到了工作,收入比以前高多了。下一步,阿丽想在金边买套房子,把父母也接过来。

  制衣厂的工作改善了阿丽一家的生活,也让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2013年和2017年,阿丽和同事们先后两次到中国参观培训。“我们去了香港、上海和宁波,看到了现代化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乘坐了先进的高铁。真希望柬埔寨将来也能发展得这么好!”

  临别时,阿丽说:“我们都很感谢中国企业来到柬埔寨。没有中国企业的投资,就没有我们一万多名同事的工作。工厂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0日 23 版)

(责编:岳弘彬、樊海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