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借助新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以及新鲜有趣的内容,在中俄两国人民,尤其是两国年轻人之间——

架设桥梁 加深了解 增进友谊(记者观察)

2018年11月27日04:4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克谢尼娅在演播室播报新闻。
  资料图片

  “人在俄罗斯Russia”微信公号的成员(左一)正在采访。
  资料图片

  在莫斯科中央百货商店举行的中国春节庙会上,“灰摩卡”几位主播请中国民间艺术家制作了“灰摩卡”艺术字画。
  资料图片

 

  《俄罗斯新闻联播》节目主播克谢尼娅——

  用汉语播报新闻的俄罗斯姑娘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曲  颂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俄罗斯新闻联播》节目……”片头过后,略带一点东北口音的流利普通话响起。画面中的主播却是位满头金发的俄罗斯姑娘。

  用中文播报的《俄罗斯新闻联播》是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滨海边疆区分公司推出的一档特别节目。节目的创意者之一就是主播克谢尼娅。

  克谢尼娅的中文名字叫王仙妮,出生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她六七岁就开始学汉语,并成为全俄罗斯通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6级考试的最年幼者。

  王仙妮喜欢电视台的工作。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滨海边疆区分公司最初并没有与中国有关的节目,王仙妮主动提议做一档中文新闻节目,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公司的支持。

  2016年夏天,第一期《俄罗斯新闻联播》推出,但刚开始网络播放量并不高。王仙妮有些情绪低落,公司领导却鼓励她们继续做下去。在调研之后,仙妮和伙伴们对节目进行了改进,节目由最初的每月1期增加到每月4期,播报内容也由每期3条新闻增加到每期5至6条。节目里,不仅有“滨海边疆区大米产量增加”“东方经济论坛开幕”“通过电子签证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国游客倍增”等新闻,还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地和远东其他城市的人文风情和新鲜趣事。

  为了做出更丰富、更有个性的节目,王仙妮和同事们“随时随地抓选题”。一次,王仙妮和朋友逛商店遇到一个中国旅游团,她们上前“搭讪”。团里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说自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出生,后来去了加拿大。她想寻找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得知这个信息,仙妮立刻邀请老奶奶担任节目嘉宾,陪她一起寻找儿时的老房子。

  还有一次,朋友发给王仙妮一个网页链接,邀约晨跑。一番交流后,王仙妮才知道链接背后的故事:有3位朋友相约每天5时晨跑,其中一位常犯懒爽约。另两人便发起“我们不像他,我们要跑步”的活动,邀请更多网友参加。“有趣!”仙妮和同事一起做了一期“网红晨跑”的节目。她很满意这个选题,“很高兴自己能参与这么有趣的节目!”

  像所有年轻爱美的女孩一样,王仙妮也是位自拍达人。不过现在,她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俄罗斯新闻联播》上:“一早上班,确定本周节目选题,报送总编审核。到晚上下班时,写完5到6条俄文稿子。回到家里,译成汉语,第二天再发给中国的合作伙伴,请他们修改润色。”

  截至今年9月初,《俄罗斯新闻联播》在网上的订阅观众已有6万多人。很多人主动发邮件、短信提供新闻线索,建议延长节目时间。这让王仙妮和节目组有了很大成就感。她发现,对中国感兴趣、想学汉语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中国的好感不断增强,“年轻人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不会相信道听途说”。

  现在,《俄罗斯新闻联播》不仅在公司官网、社交网站上播放,中国观众也可以通过优酷网观看。滨海边疆区分公司还开通了新浪微博,准备注册微信公众号,还考虑在抖音上打广告。公司和中国的绥芬河广播电视台开展合作,最近又与吉视传媒签署了合作协议。

  为了保证节目质量,王仙妮一直坚持学习汉语。今年夏天,她从中国进修归来,行李里带了7公斤关于中国诗歌的书。

  

  “人在俄罗斯Russia”微信公号——

  “让我们对彼此更了解,情谊更浓烈”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殷新宇

  几场秋雨一落,莫斯科迅速步入树叶凋零的寒冷冬季。但这没有影响何海洋的快乐心情。何海洋是微信公号“人在俄罗斯Russia”的创始人和核心成员。10月28日,是何海洋团队“迎新”和集体“街采”的日子。几个月前,他们刚刚送走了学成回国的几位老团员。现在,又有4位新成员加入。

  “人在俄罗斯Russia”更像是一个兴趣小组,2017年6月由莫斯科几所高校的几位中国留学生自发创办。公号每期会推出一张受访对象的照片、一段用中俄双语呈现的采访内容以及一首俄罗斯歌曲或一段音乐。尽管还很稚嫩,但就像2017年6月24日推送的首篇公号文章《与您的第一次相约》中所写,“让更多中国人了解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精神,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文化……”

  这是很早在何海洋心中萌发的一个念头。2016年来到莫斯科动力学院读博后,他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与俄语专业的罗婉琦、黄少飞等新朋友的相识,让他有了尝试的可能。几位年轻人在微信公众平台、俄罗斯社交网站“VK.com”(简称“VK”)上注册账号,用双语推送文章。

  何海洋难忘第一次“采访”的经历。那是刚到莫斯科不久,他去高尔基文化公园。何海洋瞅准了一对阳光、外向的情侣,但在旁边站了很久,才鼓起勇气上前搭讪。对方欣然同意了拍照和采访的请求。那天,何海洋在公园里一共“搭讪”了8位俄罗斯民众,其中6人接受了采访。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原来相互间的沟通,只需要多一点勇气、多一点主动”。

  这对情侣的照片和简短文字,成为“人在俄罗斯Russia”的首篇人物故事。在微信公号上,女主人公特地留言说“谢谢你们,愿意走近我们的日常”。

  陆续有其他中国留学生加入团队。每逢周末,团友们便到人多的公园、大街、旅游景点等地采访。一年多下来,已经接触采访了两三百位俄罗斯各界民众,其中有39人(对)的故事被搬上了微信公号和VK公号,有“喜欢安静地在公园休息”的俄罗斯小帅哥,有“深深爱着莫斯科”的年轻姑娘,有来自高加索山下的骑自行车小伙,还有带着孩子来莫斯科看名胜古迹的母女……

  何海洋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俄罗斯老夫妻。得知他们来自中国,老人主动拉起年轻人的手,回忆和分享当年大学里他们同中国留学生的交往故事,聊起孔子的学说与中国的自然风光,还关切地询问孩子们在莫斯科的生活学习情况。

  青年人的爱情永远有吸引力。在索科尔尼基公园,罗婉琦她们遇到一对年轻情侣。小伙与姑娘相识于2011年的一个中学生野营活动。一别5年,居住在莫斯科的男孩与回到雷宾斯克的女孩没再联系。直到2016年,女孩在翻检信件时看到男孩当初所留地址,尝试写出第一封信。之后,两人便开始了书信往来。2017年,女孩考上了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他们的接触更多了,不久就坠入了爱河。“不管哪个国家,年轻人的爱情永远是那么浪漫、让人向往。”公号上,《我们的爱情》一文讲述的这对情侣的美好故事,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回想起来,有个细节挺让他们感动。在他们采访接触的上百人中,有人谢绝采访或不愿意聊天,但迄今为止,却从没有一位受访者要求他们出示证件。何海洋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有十足诚意,承诺照片和文字经对方同意后才上传至公号推送。他们也有主动了解、交流分享的共同意愿”。

  微信公号的影响还很有限,但这不影响何海洋他们的热情和干劲。“友谊之桥,不会凭空而降。每个人都主动去拥抱、沟通,才能让我们对彼此更了解,情谊更浓烈。”何海洋希望把公号坚持做下去,“走近了,才能消除距离和误会,加深我们的友谊。”

  

  “灰摩卡”电台的“情怀主播”——

  搭建起民间交流的平台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曲  颂

  “创建‘灰摩卡’,没有‘高大上’的初衷。”一见面,在中俄两国拥有不小知名度的“灰摩卡”网络电台的创始人之一方飞,便笑着对记者强调,“每年新学期前,总有不少人问来俄罗斯留学需要准备什么、怎么看病、能不能打工……我们决定把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录成节目,遇到想了解俄罗斯留学情况的人,就直接发节目链接给他。”

  2014年,在莫斯科大学读博士的方飞和几位留学生朋友一起,创立了“灰摩卡”网络电台,为中国留俄学生端上一杯“心灵咖啡”。

  “灰摩卡”电台创立时,当时正在小城图拉念书的林川照是位热心听众,也是线下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只要有时间,她就坐车到莫斯科参加电台活动。几位“第一代主播”得知林川照在图拉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做义工,还邀请她担任了第五期节目嘉宾。

  因为主播们多是中国在俄留学生,夏天一到,总有人学成回国或走上工作岗位。“灰摩卡”在制作了6期节目后面临“人才危机”。2015年秋天,林川照来到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她主动找到方飞,表示要让“灰摩卡”的声音继续传播出去。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陆续加入,“灰摩卡2.0”闪亮登场。

  如今的“灰摩卡”,除了莫斯科站,还开设了北京站、圣彼得堡站、上海站和台北站,还尝试推出俄语音频,受众面也更加广泛。“了解在俄留学生活的渠道有很多,但是能横跨海峡两岸、联络中俄的电台可能仅此一家。”方飞自豪地说。

  “灰摩卡”节目主要分三大类:俄语学习,在俄语国家旅行,以及分享在俄工作、学习、生活经历。内容多是主播和嘉宾的亲身经历,开车跨越俄罗斯的中国游客、“字幕组”成员、在上海创业的俄罗斯小伙等,都被邀请成为节目嘉宾。

  “灰摩卡”成员一直耐心地回答社交网站上的听众提问,还通过线下活动“口语俱乐部”让中国留学生和俄罗斯人面对面交流。

  “灰摩卡”一直坚持非营利的运行模式,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一个可能与传统新闻和课本里不太一样、真实全面的俄罗斯。在这个过程中,也让俄罗斯民众更加了解中国。采访中,方飞多次强调,“情怀”是“灰摩卡”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除了“口语俱乐部”,他们还组织各种活动,如参观俄罗斯传统手风琴博物馆、学弹俄式三弦琴、提灯夜游莫斯科小巷、去郊区农场看羊驼等。10月16日,北京昆仑鸿星万科龙队在莫斯科举行的2018—2019赛季大陆冰球联赛常规赛比赛中,观众席上,就有“灰摩卡”组织的近百人啦啦队。为了组织好观赛,几位负责人连续几天忙得焦头烂额,比赛前一个小时就到达球场发放球票。尽管十分辛苦,但当中国国歌在赛场上方响起时,大家都特别自豪、激动。

  这群“情怀主播”希望未来的“灰摩卡”不仅能成为国内会说俄语的各界人士间的桥梁,更能“成为中俄两国的民间交流平台”。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7日 22 版)

(责编:王仁宏、樊海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