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加强本土化译制 助推中国影视“走出去”

2018年11月22日11:20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李琰)随着一批批优质的中国电影、电视剧扬帆出海,国际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看到、听到更多生动讲述中国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文化特色的中国故事。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中国影视翻译与国际化”专题论坛汇集了从事影视翻译制作、发行的专业人士,就中国影视作品本土化译制和国际传播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影视译制是提高影视国际传播力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影视“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影视作品在不少国家掀起“华流”现象,成为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窗口,促进了民心相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所副所长朱新梅介绍,中非影视合作工程已进行4期,共完成150多部中国优秀影视作品的英语、法语、斯瓦西里语、豪萨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共7个语种的译制工作。

据坦桑尼亚国家台统计,70%的坦桑观众看过斯瓦希里语版配音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豪萨语配音版《北京爱情故事》深受尼日利亚民众喜爱,近八成尼北部用户关注过此剧,100%用户都对该节目内容表示满意。《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电视剧在非洲多国多次重播。纪录片《中国珍稀物种》译制为英语,成功发行到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等中东地区,拓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就目前本土化译制存在的问题,朱新梅提出建议,影视行业要面向国际市场制作生产影视作品,加强版权统筹和细分,扩大版权资源,优化译制机制,加强译制人才队伍的培养。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裁助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经理申家宁从强化市场化本土化运作、开办海外频道和时段、拓展国际合拍合作以及搭建国际化联盟新平台等方面,介绍了央视总公司在影视国际传播领域的创新探索。她谈到,本土化是解决跨文化传播的最佳途径。总公司通过节目内容、技术标准、节目语言、营销渠道、合作伙伴等方面探索本土化路径,助推新时代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维以“做好新时代首都影视译制工作,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为主题,介绍了北京广电局影视基地建设、海外品牌活动、国际传播项目库等多举措推进情况。

自2014年以来,北京广电局每年持续打造“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已展映多语种译制的影视精品数百部,目前覆盖了英国、法国、俄罗斯、希腊、哈萨克斯坦、肯尼亚、赞比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国家和地区。通过中外企业洽谈会、明星见面会、配音大赛、展映活动等多样化形式,有力推动了北京优秀影视剧的国际化传播、影视企业间的国际合作、影视版权的国际交易。

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总监宋嘉宁围绕央视法语频道在影视剧译制方面的国际化探索,从频道目前影视剧作品翻译和后期制作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对外传播优秀国内影视剧作品的策略。她建议,一要加强国际影视交流与合作,二要发力配音版的电视剧,三要搭建中外翻译交流与合作平台,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传递出去,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影视译制中心制作协调部副主任莫志伟分享了总台在影视剧多语译配和海外落地的工作体会。他认为,翻译在译制片中承担着文化转换的角色,需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在高质量译制的基础上,传递好核心内容,并进行品牌化推广,才能更好地助推中国剧“走出去”。

中国译协秘书处处长助理贺潇潇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影视作品翻译质量监理项目的组织与实施情况。她呼吁,建立中国影视海外输出标准规范,储备专家力量,为影视外宣审核把关,切实提升中国影视剧译配的质量和效率。

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教授施晓菁结合影视剧语言质量评审经验,对影视剧选片与译配机制发表了看法。她谈到,影视剧在海外的传播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不同题材的影视剧正在逐渐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陈旧认识。对于影视剧译制中的语言和配音问题,她建议,走进海外不同的地区市场,应当用其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讲述方式,配以符合剧中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口音,来拉近与对象国受众的距离,更好地实现“走出去”。

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影视剧对外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外文局中外翻译公司总经理顾巨凡认为,通过影视、出版跨行业IP化运营探索,深度挖掘优质素材,面向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进行产品再定位、内容再创作,建立政治、文化、语言、声音等多维度把关机制,这些措施能帮助好作品在海外打开更多市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教授程维则以“从影视翻译生态变化看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为题,解读了影视翻译生态的变化,并对产学融合、职业素养教育、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等翻译人才培养与发展工作提出建议。

欢娱影视国合部主管唐静文以国内热播剧《延禧攻略》“出海”为例,分析了热门影视剧的海外表现和市场前景。她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为古装剧提供了良好的题材保障,这也是“华流”的特性和竞争力。未来,在版权合作的基础上,影视机构、译制机构与海外平台联手进行内容定制和联合出品,中国影视作品将会更好地走进国际主流市场。

“中国影视翻译与国际化”专题论坛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指导,中国外文局北京中外翻译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责编:罗冰倩(实习生)、燕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