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人权答卷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 
       在我国参加第三轮国别人权审议后 
       在日内瓦万国宫接受国内媒体专访

2018年11月07日07:18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日内瓦11月6日电 (记者 方莹馨)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我国参加第三轮国别人权审议后在日内瓦万国宫接受国内媒体专访,以下为专访实录:

一、问:刚刚,中国出席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议。请问现场审议情况如何?

答:刚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中国进行了第三轮国别人权审议。这是继2009年和2013年之后,联合国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又一次例行综合考核。中国派出由近20家中央部委、新疆和西藏自治区、港澳特区政府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现场互动。我们全面、系统介绍了自2013年参加上轮审议以来,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人权观;明确了中国保障和促进人权的发展方向,并宣布了人权保障新举措。我们以开放、自信姿态回答了相关国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自信与担当。150个国家在中国参加审议时报名发言,其中120多个国家明确支持中国。绝大多数国家认为中国此轮人权审议非常出色,给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打了高分。审议进程十分顺利、有序,数十个国家代表在现场向中方表示祝贺和感谢。

第一,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人权答卷。广大发展中国家充分肯定中国在促进经社文权利、公民政治权利和发展权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赞叹中国是“过去30年发展最快的国家”,既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也谱写了人权进步的宏大篇章。厄特、约旦、老挝、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纷纷表示,中国帮助7亿多人脱贫,既是中国减贫促人权的生动故事,也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中国始终保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关政策举措值得借鉴;中国依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各项权益,确保人人得享人权,一个都不能少。西班牙、匈牙利、希腊等发达国家也表示,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步,如严格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建立了世界最大裁判文书网,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司法的公正、公开和透明。

同时,少数西方国家继续把人权问题政治化,大搞双重标准,甚至罔顾事实,干涉中国司法主权和内政,对中国的民族、宗教、司法等问题进行无端指责。对此,我们代表团进行了必要澄清和有力批驳。广大发展中国家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垄断民主和人权的定义,反对西方将自身标准强加于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审议过程中,面对绝大多数国家对中国人权事业的广泛肯定和赞赏,这些杂音显得很孤立、很无理。

第二,中国人权理念得到广泛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提出的“以国情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要务、以法治为准绳、以开放为动力”的中国特色人权发展观,以及“没有安全何谈人权”、“发展是重要的人权”、“减贫促人权”、“合作促人权”等在会上引起强烈共鸣和广泛认同。绝大多数国家支持中国选择符合自身国情和人民需求的发展道路和人权保障模式,支持中国提出的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尊重主权独立和完整、摒弃政治化和双重标准等国际人权合作的重要主张。朝鲜、斐济、古巴等国家表示,中国道路、理念和制度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黎巴嫩等国家还表示,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在治国理政和人权保障方面的经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第三,中国人权新举措树立了积极自信的形象。中国政府一次性宣布采取30项人权保障新举措,涉及立法司法、消除贫困、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等十多个领域。领城之广、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在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工作的历史中是前所未有的。比如,中方宣布未来5年每年向高专办捐款80万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权能力建设和促进发展权等工作,将制定法律援助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新的刑法修正案、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系列举措,充分表明了中方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积极自信的姿态,彰显了中国支持多边主义和联合国工作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不但将有力促进中国人权进步,也对国际人权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我也注意到,在中国参加国别人权审议期间,反华分裂势力在万国宫外的大椅子广场上演了闹剧,我想强调,人权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个别反华分裂势力打着人权的幌子造谣滋事,甚至在大椅子广场上演种种闹剧,政治用心十分险恶,严重玷污了人权的光环,我们对此强烈谴责。那些真心关心和支持人权发展的人们,不但不会相信他们那一套,而且十分反感。无论这些反华分裂势力上演什么样的闹剧,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不会改变。

二、问:通过你的介绍,我感到这次中国代表团出席审议会议很成功。你们作为参与者和亲历者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答:首先,我们为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深感骄傲和自豪。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坚持将人权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民主和民生相促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我们不断加强人权保障顶层设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全方位提升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我们不断深化参与国际人权治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体系。日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演讲,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举措,再次彰显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随着中国不断快速发展进步,中国人权保障也将迈上新台阶。

第二,我们深感中国特色人权观极富科学性和先进性。促进和保护人权是个动态的历史进程。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传承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各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人权发展道路,在不同的阶段确定优先发展方向和重点。而西方有些国家却逆时代潮流而动,固守冷战思维,在人权领域大搞对抗性、政治化和双重标准,整天拿着手电筒只照他人、不照自己,很不得人心。反观中国,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进程中促进和保护人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将自身发展汇入世界发展大潮;我们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人权发展道路,主张各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加大重视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经社文权利和发展权等人权,促进各类人权全面发展。中国人权观符合广大民意,反映时代要求,体现创新精神,也表达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日益得到彰显。

第三,我们对本次国别审议会高度重视并精心准备。成立了跨部门协调机制,近30家政府单位和近40家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参与。我们提交了2.3万余字的高质量《国家人权报告》,全景式展示中国人权事业成就。我们出版了《中国人权新成就(2012—2017》、人权法治保障、《在发展进程中促进和保护人权》等系列图书和文章,扩大公众对人权的认知和理解。我们同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开展人权领域的对话,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互鉴,共同进步。针对150个国家现场提出的300多个问题,我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0个大类问题进行了回应,涵盖发展减贫、人权司法保障、言论和宗教自由、涉藏涉疆、减少死刑、国际人权合作等,展示了自信担当和建设性态度,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三、我注意到,极少数西方国家对涉疆问题说三道四,表达所谓关切。请问中国代表团是如何回应的?

答:这次审议,多数西方国家还是能以理性、客观、尊重的姿态看待中国人权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个别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以人权为名,行干涉之实,对中国说三道四。我们予以严厉驳斥。

针对个别西方国家就涉疆问题提出的所谓关切,我们强调,稳定是硬道理。这些年来,我们从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合作中,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和启示,那就是预防为先、标本兼治。治病于未病,防患于未然,是防治恐怖主义的有效措施。新疆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设立了教培机构,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少数受极端主义侵蚀和影响的人,摆脱恐怖和板端思想,早日回归社会,防止他们成为恐怖主义的施暴者和受害者,而不是等这些人成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恐怖分子后,我们再去打击。这既是保障绝大多数人民的人权,同时对这些人也是一种挽救。这是新疆在反恐领城所做的积极有益探索,实际上也受到了西方一些国家去极端化做法的启示,如欧洲一些国家在中学开设反极端化课程、出台规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严密监控有极端思想的人等等。所以说,设立教培机构是一种预防性反恐举措,是中国为国际反恐斗争做出的又一新贡献。

在涉疆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是新疆各族人民。中国代表团有土生土长的新疆维族成员。他们结合亲身经历和感受表示,新疆老百姓最期待的是安宁、发展、和谐,最厌恶的是冲突、恐怖和贫困。普通百姓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措施拍手称快,认为早在恐怖主义刚刚冒头之时,就应该采取这样的果断措施。目前,新疆已连续22个月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今年1-9月,全疆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1.32亿人次,同比增长40%。恐怖主义藏身地小了,老百姓安身立命的空间大了。新疆一天比一天更安全、更稳定、更进步。

最后我想强调,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人权保障水平,从而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责编:徐丹(实习生)、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