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关注中国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举行

2018年10月29日15:3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讯 10月27日,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该报告是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现状、融合路径分析、行业前沿及理论动态的战略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集合了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理论及前瞻性研究成果。

5G技术助推数字创意生态系统

蓝皮书指出,文化科技创新,往往从科技领域肇始。科技渗透文化艺术,然后倒逼文化艺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等产生颠覆性变化,形成诸多文化新业态,最终实现文化科技创新。

近年来,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出现了新的变化,5G通信技术已经通过测试,即将全面推广,通信技术的超高速率和超大容量促使人工智能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最终将我们推向万物互联时代。

报告指出,5G将为数字化文化资源建立高速信息通路,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基于数字化的广泛连接的数字创意生态系统。具体而言,数字创意生态系统呈现三个特点,即文化资源数字化、生产消费数字化、技术装备数字化。

数字文化和创意产业角色日益重要

当前数字创意产业被明确认定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与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并驾齐驱。“十三五”规划设想将数字内容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结合,并将文化渗透中国互联网+ICT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战略与全球文化、经济和政治战略密切相关。“十一五”规划确认“文化产业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战略核心所在”,并且有大量资本参与了中国主要媒体和文化机构的国际扩张。

“一带一路”倡议将可能使中国进入提升软实力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基础设施投资是让倡议沿线国家接受中国硬件、软件和技术标准的关键因素,从而也越过了中国媒体和文化内涵的壁垒,有利于促进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新市场的拓展。

数字技术将创造文化消费新机遇

蓝皮书分析指出,技术的革命推动文化生产方式的革新,数字技术的涌现无疑为文化消费升级贡献了新思路。数字技术在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文化消费创造出新的机遇。

首先,技术进步带来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影响大众对文化消费的预期。本雅明曾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感性认知方式是随着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由此可见,技术的革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其次,传播升级促使文化活动形式的转型。数字技术的发展影响文化生产方式的革新,也加速文化传播方式的升级。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文化传播呈现辐射广、速度快、影响大等特点,而传播方式的升级也影响人们对文化活动的期待。总的来说,人们正经历一种从“重内容”到“重体验”的情感转变。

再次,数字创意为文化消费赢得新机遇。对大部分中国民众而言,消费结构正从物质导向型逐步升级为精神文化导向型。从近年来的文化消费趋势看,人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

“北上广”等六大城市是中国创意城市第一军团

基于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模型,可以计算出中国50个大中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杭州、广州分列六强。

2016年的数据显示有4个城市的CCCI均超过80分,其中北京、上海的CCCI均超过90分。2016年深圳的CCCI得分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香港,排名第四,比排名第五的杭州高3.73分,比排名第六的广州要高出6.52分。排名第五的杭州的CCCI接近80分,和广州分数相差2.78分。这说明“北、上、港、深、杭、广”作为中国创意城市的第一军团优势明显。

另外,蓝皮书分析还指出,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区域聚集态势,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第一梯队的城市相比也差距较大。

(责编:陶稳(实习生)、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