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非减贫合作将成为南南合作典范

——第二十四届“万寿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王骁波
2018年10月25日04: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万寿论坛”主会场内,非洲国家代表认真听取中国精准扶贫经验。
  本报记者 王骁波摄

  10月24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万寿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精准扶贫与中非合作”,来自非洲12个国家的60余位政党代表、专家学者及其他代表与中方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就中非加强减贫合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路径。中非在减贫脱贫上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重要一环,中非减贫合作将成为南南合作典范。

  “我被中国每3秒钟就有一人脱贫所震撼”

  中联部副部长钱洪山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减贫脱贫不仅需要不同国家,而且需要不同社会层面,尤其是政党、政府、企业、智库、民间社会组织等不同行为主体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之间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对中非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深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我被中国每3秒钟就有一人脱贫所震撼,这也就是说,我们谈话的过程中,又有许多中国人脱贫了!”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乌比表示,中国在尼日利亚有不少公路、铁路等基建项目,还有农业技术专家组等合作项目,这让尼日利亚对中国的发展有了初步认识。不过,当了解到中国的一些扶贫数据时,他被深深震撼。

  “之前,我读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来中国就是想亲眼看一看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利比里亚民主变革联盟副秘书长门德斯科第一次来中国。他告诉记者,中国近年来给利比里亚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现代化升级提供了巨大帮助。利比里亚曾遭受西方殖民统治,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今利比里亚执政党一心为了人民福祉,希望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与中国共同发展。

  乌干达执政党“全国抵抗运动”(乌抵运)发言人穆林德瓦认为,中国40年来所创造的奇迹让乌干达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和可能的机遇。“40年来,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如今,许多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得到中国的帮助。”

  穆林德瓦认为,中国在乌干达承建的许多公路提高了乌干达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效率,减少了运输成本,对于减贫有巨大帮助。“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机场快速路就是中国企业援建的。以前机场出来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到市区得1个多小时,而现在只需15分钟!机场快速路开通前,交通堵塞让许多原计划投资乌干达的商人直接打起退堂鼓,而现在这条快速路反倒成为吸引投资的一大亮点。”穆林德瓦说。

  “思想的改变比物质的改变影响更深远”

  参加本届“万寿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刚刚结束了对河北省正定县和行唐县的调研,实地了解和感受习近平主席在正定县工作期间的治理理念和政策实践,以及地方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举措、经验及成果。

  “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对南非有很大启发意义。”南非非国大全国执委、北开普省委书记恩戈夏扬伽对本报记者表示,南非目前也推出不少扶贫项目,但都没能做到精准扶贫,“从中国精准扶贫成功经验中学到的第一课是,要确切地了解贫困人口的具体状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地改善他们的生活。在中国县城调研时,当地的精准扶贫让每一位基层官员都确切掌握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在设立精准扶贫计划后,对于项目执行和落实都有相关部门严格监督,这是我们学到的第二课。南非不乏好的扶贫项目,但是项目的执行和落实还需要向中国学习,要让好的经验传导到南非9个省的各级政府。”恩戈夏扬伽说。

  “思想的改变比物质的改变影响更深远。”南非非国大全国执委穆凯兹说,非洲国家代表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寻找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寻求减贫脱贫的成功经验。现如今,减贫不能只依靠食品和资金等援助,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发展。让这些国家的人民掌握脱贫的经验和方法,比单纯的捐赠或援助更有意义。

  而对于好的想法,穆凯兹认为,让她感触最深的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给偏远地区注入了巨大发展动力。“给偏远地区以信心,给年轻人以希望,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将为扶贫工作插上翅膀。”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5日 21 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