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守卫和平  守望幸福(记者观察)

2018年10月10日04: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中国第十七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指挥长在为加纳、坦桑尼亚等国驻黎维和部队来宾介绍“一带一路”共建情况。
  杨双权摄

  中国第十四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队员在为当地民众教授汉语。

  中苏友谊小学学生正在领取中国第十四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捐赠的文具。
  张 康摄

  中国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执行任务途中,受到当地群众欢迎。孩子们竖起大拇指表达友好和善意。
  贾春明摄

  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维和官兵累计新建、修复道路1.4万余公里;排除地雷及各类爆炸物9800余枚;接诊病患超过20万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35万吨,运输总里程达1300万公里;21位中国军人和警察献出了他们的生命……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被联合国官员誉为“维和行动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你们都退后,我先来”

  酷热下,荆棘丛中,一名身穿防护服的队员手握探测仪,将探测仪前端的圆形装置紧贴地面,沿着脚下一根横置木棍小心翼翼地来回扫动。根据探测仪的反应,他拿出标尺量好距离,将横置木棍向前推进,标示出安全区域,然后继续向前探测。

  这是中国第十七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接受扫雷资质认证考核时的一幕。今年5月下旬,多功能工兵分队官兵部署至黎巴嫩南部地区,并于“蓝线”雷场开始扫雷任务,只用了8个工作日,便一次性通过了联合国扫雷行动协调中心扫雷、排爆两项资质认证考核。

  所谓“蓝线”,是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的一条临时“撤军线”,黎以双方曾在这里埋下数十万枚地雷,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被称为“死亡地带”。

  自2006年以来,中国应联合国请求已向黎巴嫩派驻数千人次维和人员。他们主要担负扫雷排爆、“蓝线”栽桩、工程建设与维护、医疗救治、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截至今年9月初,中国维和官兵共清排雷区2471平方米,累计销毁地雷428枚和未爆弹1枚。

  中国维和官兵每天穿戴着十几斤重的防护服和防护头盔,在这片地雷遍布、荆棘丛生的“死亡地带”坚守。今年7月4日,扫雷官兵在雷场外围发现一枚未爆弹。该未爆弹大部分已埋入地下,只有一小截尾翼裸露在地面,维和官兵完全无法判断其具体型号、锈蚀程度、性能状况。

  “你们都退后,我先来!”扫雷作业一组组长刘权知道,新一批扫雷官兵中,只有他的扫雷经历最丰富,这种情况盲目让作业手上去会十分危险。他让战友们在安全区域待命,只身一人进入排爆现场。他身着防护服,趴在地上仔细观察未爆弹以及周围土壤情况,分析判断如何进行清排并挖掘引爆槽。定下方案后,便开始挖掘。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仿佛凝固,在场维和官兵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直到他顺利将引爆槽挖出,成功引爆未爆弹,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当刘权走下雷场时,汗水已经湿透了全身,脱下防护服,里面的汗水足足装满了一纸杯。

  “进行排雷作业时,也有担心和恐惧。”作业手施凯说,“但是想到自己的工作就觉得很骄傲,这体现了我们维和官兵的价值。”分队官兵正式展开“蓝线”扫雷作业的第七天,就碰上了进入雷场以来的第一颗“钉子”——树根雷。所谓树根雷,就是树根包裹的地雷,因为埋设时间久远,附近的小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根系将地雷包裹了起来。清排这样的地雷,定位难、挖掘难,树根交织牵连极易发生爆炸。

  执行任务的施凯标定信号源后,开始在树根后方20厘米处用小铲子进行挖掘。刚前进了不足10厘米,就有越来越多的树根挡住去路。在确定面前树根大小及坚硬程度后,他对部分树根进行了剪切,随后用小铲子配合毛刷一点点从大树根旁边的石头缝面抠土,就像考古一样精细。他边挖掘边用探雷器反复探测,越接近地雷的位置,就越小心谨慎。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在扫雷小组长罗诗杰的帮助下,终于挖出了这枚埋于地下30多年的地雷。“每个动作都必须要尽量轻巧,挖掘幅度必须最大限度控制,才能保证不触发地雷引信。过程虽然漫长,但更能保证安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施凯如是说道。

  除了与“雷”相伴,用生命与死神叫板的“铁血”经历,在维和营地还有一个个关于“爱”的温情故事。今年3月中旬,维和战士赵明成同时接到维和赴任通知与妻子怀孕的消息。“放心去吧,家里的事交给我。”妻子周晓坚定地对丈夫说。8月13日凌晨,云南玉溪发生地震,家住9楼的周晓独自一人在家。周晓说,她至今都想不起来当时是怎么挺着大肚子逃离现场的。妻子的坚强,成为激励维和战士的强劲力量。维和官兵始终坚守在维和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力量。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种情谊”

  “中国工兵的业绩令人钦佩,你们就是迈拉山的先锋典范!”联合国维和行动部副部长丹妮尔女士日前表示。

  2018年3月,中国第十四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接到命令,前往达尔富尔地区迈拉山区建设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新作战基地。迈拉山区作为达尔富尔地区为数不多的高地,一直是反政府武装的据点,联合国维和部队从未涉足这一极度危险地区。“施工地域东北山区是反政府武装控制地,东南、西南300米远的山头上是政府军机枪据点,周边的枪声如同家常便饭。官兵们白天全副武装施工作业,晚上就抱着枪和衣而卧。”分队指挥长毕宪波对当时紧张的安全局势记忆犹新,“近两个月内,施工点周边5公里地域内先后发生11起武装袭击事件,造成30余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为了赶在雨季前完工,分队官兵每天清晨7点开始作业,放弃节假日,中午不休息,夜里还加班加点保养检修车辆、研究施工图纸。短短两个月,一座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维和基地拔地而起,工期比计划缩短了一半还多。

  “有困难,找中国工兵!”在中国工兵营地,大到变速箱修理、发动机吊装,小到补胎打气、钣金焊接,几乎每天都有外国维和友军登门寻求帮助。

  在前不久的一次移防机动中,我维和官兵夜间行驶至一处泥沼地段时,发现十几台当地车辆淤陷其中,数百名当地民众围在淤陷处焦急等待,堵塞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尽管已是晚上9点多,官兵们不顾一天的疲惫停车营救、清淤开路,至午夜才打通道路,拥堵了几公里的车队开始陆续疏散。

  一名客车司机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没有中国工兵,我这一车旅客就要在路上过夜,指不定会遇到什么危险。”而他不知道的是,那一晚上中国工兵因为救助他们未能赶到目的地,只能在野外临时宿营。

  在南达尔富尔州的尼亚拉,有座“中苏友谊小学”,一直见证着中国“蓝盔”与苏丹人民间的深情。这是一座由中国出资,中国维和工兵接力援建的小学。10年来,一茬接一茬的中国维和官兵接续奉献,累计出动了上万人次帮助援建,先后捐助了近20万元的教学物资,陪伴着当地孩子茁壮成长。该校副校长萨迪克说:“这所学校是中国军人与苏丹人民深情厚谊的结晶。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工兵走到哪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种情谊!”

  “为了救人必须闯一闯”

  应联合国请求,中国自2013年起向马里派出首批维和警卫分队,主要担负警戒防卫、武装护卫、快反支援等任务。马里自然环境恶劣,常年气温平均在45摄氏度左右,热季最高温度达58摄氏度。中国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部署于马里第二大城市加奥。

  警卫二中队中士腾一帆永远忘不了今年9月6日那个夜晚。当天,他像平时一样在哨位上执勤。突然,“砰!砰!”两声枪响刺破了寂静,他迅速将子弹上膛,密切关注着周围情况。就在前一天,恐怖分子发动了针对梅纳卡营区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恐怖袭击,4发火箭弹落入营区,最近爆炸点距离我维和官兵仅150米。

  快速支援到哨位的副大队长雷军沂立即连线战区司令部。司令部告知这可能是恐怖分子对营区安全防卫能力进行的试探,命令我维和官兵加强警戒观察。指挥部把警戒级别升至红色,这意味着险情随时有可能发生。官兵们把压满子弹的钢枪放在床头,和衣而卧,那一夜,无人能眠。腾一帆后来告诉记者:“那一刻,我意识到子弹上膛,目标不再是靶心。”

  虽然险情不断,但中国维和军人从不退缩。在第六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170名官兵中,有20人曾参加首批赴马里维和任务,快反中队中队长李庆昆就是其中一员。

  今年年初,部队再次组建赴马里维和分队,李庆昆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5月16日,吻别出生17天的儿子,他再次踏上了那块熟悉的红土地。虽然马里境内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比过去少了,但今年恰逢总统大选,当地安全形势空前紧张。自5月下旬以来,已先后发生多起针对联合国人员的恐怖袭击,造成多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伤亡。

  今年6月8日,3名联合国雇员在加奥市区购物途中被恐怖分子开枪打伤,他们跑到中国二级医院求救。由于血源不足,李庆昆受命去机场取血,不料途中却遭遇两辆没有任何派别标志的武装皮卡车拦查。“这是通往机场的唯一道路,为了救人必须闯一闯,同时我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庆昆心有余悸。刚一下车,几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李庆昆的脑袋。随行的翻译正准备与他们交涉,其中一名持枪者围着车转了一圈,看到了车上插的五星红旗后,便示意车辆离开。一路上,包括马里政府军和机场安检在内的多处检查站,看到车上的五星红旗都直接放行,受伤的联合国雇员最终得到了及时救治。

  李庆昆说,他完成任务后凝望着车上的那面国旗久久不能平静。透过硝烟乃知和平可贵,走出国门更感祖国强大。祖国是维和官兵最坚强的后盾,维和官兵也将不辱使命,用行动为祖国争光。

  (本报记者周輖、李逸达、李志伟采访整理,杨成、杨双权、张贵杰、赵海军、贾春明亦有贡献)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0日 22 版)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