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俄友谊大舞台缤纷多彩

本报记者  刘玲玲  张博岚
2018年09月11日05:3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018年中俄艺术家大联欢9月6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中俄两国的艺术家们同台献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图为俄罗斯演员表演歌舞《哥萨克》。
  哈尔滨日报供图

 

  “美丽的雪球花,雪球花……”在中国歌唱家与俄罗斯女歌手共同演唱的俄罗斯传统民歌《卡琳卡》的经典旋律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8年中俄艺术家大联欢9月6日晚在哈尔滨伏尔加庄园拉开帷幕。在秋风送爽的美好季节,在繁星满天的童话之夜,中俄两国艺术家们齐聚一堂,用一个个经典的艺术作品点燃了冰城夏都的热情,也为中俄人民的友好交往留下一段浓墨重彩的佳话。

  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精诚合作的好伙伴。2018年和2019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推动下,地方交流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成为中俄合作新的着力点,中俄世代友好、共同振兴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精诚合作,唱响中俄友谊歌

  图列茨基女子合唱团用中文和俄语演绎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发现场观众大合唱;俄罗斯14岁“巴扬神童”罗斯季斯拉夫与中国巴扬演奏家共同演绎的《喀秋莎》引发阵阵热烈掌声;号称“芭蕾航母”的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演员在中国青年钢琴家吴牧野的演奏中翩翩起舞……中俄艺术家们精诚合作,文化交融成为舞台最美的风景。

  “中俄两国艺术家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此次演出的亮点和突破,”此次大联欢总导演孙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语言不同,但是艺术本身是相通的。两国艺术家在合作和交流中感受彼此文化的魅力,相信观众也能够感受到两国艺术家学习对方文化时的用心。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碰撞,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了解”。

  整台演出惊喜连连。“周遭的一切都在变化,永远不变的我的爸爸,是我最好的朋友……”俄罗斯青年歌唱家彼得·卡扎科夫,用中文演唱他的原创新歌《父亲》,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我父亲很喜欢中国文化,受他的影响,我自学了中文。”卡扎科夫表示,这首歌既是献给他的父亲,也是借此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尊重。“作为一名歌手,很荣幸能够借助音乐搭建的桥梁,促进俄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卡扎科夫说。

  罗斯季斯拉夫表示,此次与中国艺术家联袂用俄罗斯民族乐器巴扬演奏是一次全新的跨文化交流体验。他说:“《喀秋莎》在俄罗斯久负盛名,没想到在中国这首歌也是家喻户晓。通过这次表演,我了解到俄中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喜爱,将来我也要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在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索菲娅·贡科看完演出之后激动地对本报记者说:“俄中演员水平都非常高,没想到能在哈尔滨看到这么精彩的一场演出。俄式风情原汁原味,中国艺术韵味十足,两者相得益彰,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故事多

  哈尔滨,无愧为一个见证中俄友谊的地方。寻常百姓之中,中俄友好的故事比比皆是。

  阿列克谢·鲁德赫,第一次来哈尔滨就爱上了中国,一待就是5年。上大学时,阿列克谢选择了中文专业,毕业后,他在哈巴罗夫斯克市政府担任翻译,因为爱情,他放弃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来到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担任外教。他十分享受现在教书育人的生活,自豪地对本报记者表示:“当老师传授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文化、价值观,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今,阿列克谢的中文“顶呱呱”,娶了中国媳妇儿,爱上了在中国的生活,哈尔滨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锅包肉、啤酒鱼、酸瓜洋春卷……一道道中俄融合菜,是两国人民友谊百年的见证。清末,哈尔滨道台府邀请北京真味居主厨郑兴文负责俄国人的宴会饮食,锅包肉第四代传人郑树国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由于我太奶奶是俄罗斯人,她爱吃北京的焦炒肉片,不喜欢北方的咸、浓口味,我太爷爷就对其进行改良,往里面放糖醋。这就是锅包肉的起源。” 2015年,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来到哈尔滨品尝郑树国亲手烧制的锅包肉。同时作为俄罗斯电视美食节目举荐人的罗戈津,向观众讲述锅包肉蕴含的中俄合璧的故事。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月亮代表我的心。”歌手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说到动情之处,用中文唱起了《月亮代表我的心》。他曾是俄罗斯贝加尔湖区一家餐厅的主厨,后来怀揣着音乐梦想来到了广州,成立雨季乐队,开始了他的鼓手生涯。弗拉基米尔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中文名“赵亮”。雨季乐队由3名帅气的俄罗斯小伙儿组成,不仅擅长摇滚、演唱中文歌曲,同时他们努力将多样态的俄罗斯音乐带入中国。

  2015年,赵亮把乐队和自己的公司迁至哈尔滨。他说:“是政策带我来到了这里。”位于松花江北的哈尔滨新区坐落着“中俄青年双创基地”,自2017年6月落成至今已经入驻了35家中俄企业,新区成立了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实现卢布现钞与人民币现钞“双向”流动,开设“绿色通道”为中俄企业注册提供便利,设立中俄双语实验学校解决俄罗斯孩子的“上学难”,从工作到生活,全方面为中俄青年创业搭建平台。

  同道相宜,地方合作迈新步

  无论是来中国成家立业的俄罗斯小伙子,还是在哈尔滨留下美好童年回忆的老俄侨……中俄人文交流的动人故事数不尽、讲不完。如今,在哈尔滨,人们经常还会使用“列巴”“布拉吉”等汉化俄语词汇,让来哈俄罗斯人倍感亲切。

  回望方知行已远。截至目前,哈尔滨市与俄罗斯6个城市缔结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俄15个州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地方交流合作已基本实现领域和地域全覆盖。中国同俄远东地区贸易快速增长,投资合作方兴未艾,互联互通项目进展顺利,人文交流日益热络。中俄双方建立了“长江—伏尔加河”“东北—远东”两大区域性合作机制,缔结了130多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中俄地方合作的美丽画卷早已铺开,硕果累累。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院长孙超与俄语结缘已有27年,至今仍难以忘记在莫斯科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麦思金。麦思金每周都会邀请中国学生去家里做客,讨论学术问题、交流看法。“老师认真仔细修改每篇上交的文章,而且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在莫斯科的生活,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我们感受到了浓浓暖意”。

  “文化交流对于增进双方互信与了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孙超认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大学将为中俄两国青年交流提供更多机遇与平台,为发扬和传承中俄世代友好贡献更多力量。

  “对于未来,我有很多期待。”出生于哈尔滨的图列茨基女子合唱团主唱对中国有很深厚的感情,她对记者说,“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斗,俄罗斯人民也在向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方向坚定前行,我个人的梦想也因为两国的传统友谊和密切合作有了更大的实现可能。我希望,未来继续以艺术作为交往的桥梁,为俄中两国友谊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

  加强中俄地方合作交流,是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毫无疑问,今明两年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能够进一步激发两国地方之间的合作热情,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1日 21 版)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