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从“云横荒岭”到“国际陆港”
一百多年前,中国西北边境小城霍尔果斯的山野深处,清脆的驼铃声打破了宁静。西出的商队循着古丝路北道,向着中亚腹地一路迤逦前行。
互市通关打破了西北边陲的封闭,大批外地商贾开始在这里定居兴业,霍尔果斯偏乡僻壤、云横荒岭的历史渐渐隐退。
沿着丝路的足迹一路走来,如今小城更加焕发勃勃生机。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售卖形形色色商品的小店比肩而立,店主多国语言“无缝”切换,招徕顾客。
“来我家店看看,东西有得选,不贵。”来自福建的吴广文一家,数年来在中哈合作中心经营服装生意,一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这几年游客多,生意也越发红火。”吴广文说。
据了解,2012年中哈合作中心正式封关运营后,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依托免签入境、跨境旅游、免税购物等优惠政策以及中欧班列在运输时间和成本上的优势,中哈两国的“淘金者”不断涌入。
在中哈合作中心连接通道,一辆接一辆货车跨越国界往来穿梭,不需任何证件和手续,在这里享受“零等待”服务。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郝拥军介绍,中哈合作中心是世界上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中哈两国公民和第三国公民,无须签证即可凭护照或出入境通行证等有效证件出入,实现面对面地商贸洽谈和商品交易。同时,中方游客每人每日有8000元人民币免税购物额,哈方游客每人每天1500欧元免税额过境即买即免。中哈合作中心目前已集聚了75家免税商店,游客日渐增多。
中哈合作中心实行7乘14小时通关工作制,通过多点办证、改造升级安检设备、人车分流通道等方式简化通关流程,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2012年以来,中哈合作中心累计出入人数2234万人次,其中,今年前7月出入人数近250万人次,同比增长37.3%。
记者了解到,以前,中哈边民互市贸易大多是在街头巷尾“打游击”,难以形成规模和批量的交易。近年来,中哈合作中心先后投资逾300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引进5000家商户入驻,从业人员达5000人。
记者看到,中哈合作中心的金雕中央广场、国际免税购物中心、中科国际贸易中心等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来自中亚的巧克力、面包、饮料,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边贸的繁荣助力霍尔果斯跻身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口岸门户。2007年,口岸货运量达2898.8万吨,贸易额达1106.14亿元,两项指标均创新高。(记者尚升、宣力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