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爱的“海洋” 爱的约定

——与“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十年情缘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殷新宇 吴 焰 屈 佩 曲 颂
2018年09月09日05:5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当地时间9月8日清晨,经历汶川地震的青少年重返俄罗斯,在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后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曲 颂摄

  10年前,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举国哀恸。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关怀下,1500名中国灾区中小学生赴俄罗斯疗养,半数以上的孩子来到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郊外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由此与中国孩子、与中国结下了不解情缘,书写了一段打动人心的友好佳话,成为中俄两国人民友谊长河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

  

  从成都飞往北京,又从北京飞赴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8日清晨6点15分,当SU5469航班安全落地,飞机上本已困顿的一群中国年轻人,顿时激动起来。

  他们来自四川,确切地说,来自10年前遭受特大地震的灾区。那一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亲友,遭受了创伤。

  也在那一年,俄政府邀请来自中国地震灾区的千余名中小学生,分期赴俄疗养。当年还只是十几岁的一批灾区少年,走进了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度过了特殊而难忘的三周。

  此刻,在柔和的晨光里,李月透过大巴车的车窗注视着外面的风景,脑海中不断浮现当年的情景。听说下午是去市区游览,她甚至有点小遗憾:看看阔别10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新貌,固然令人斯待,但她最想的,是早一点回到“海洋”儿童中心,找寻那些曾经悉心照顾自己的俄罗斯老师们!

  那一段温暖而珍贵的记忆,其实早已在中俄两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并凝结成一段深厚永恒的情谊。

  “四川,我们与你同在”

  俄罗斯有句俗语,叫做“山与山不能相见,但人和人总会重逢”。

  20年前,索菲娅是“海洋”儿童中心的一名小营员;10年前,她成为四川地震灾区赴俄疗养儿童的接待老师;如今,她等到了“重逢”的时候。

  “2008年,得知将要接待来自灾区的孩子时,我和同事都很紧张,第一次与这么多中国孩子一起共处,生怕自己哪一点做得不好。”索菲娅回忆。为此,“海洋”儿童中心安排了专业的培训,介绍中国文化,讲述如何与中国孩子沟通。索菲娅说,培训非常细致,还特意开了一个讲座,介绍中国和俄罗斯文化的不同,提醒他们与孩子沟通时小心注意。

  孩子们第一天来“海洋”儿童中心时,所有的老师都站在中心主楼阳台上列队欢迎。“经历大难不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难免紧张。但俄罗斯老师们满脸的笑容,热情的动作,让心里紧绷着的那根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四川青川的女孩董露告诉记者。

  “欢迎来到俄罗斯!”“四川,我们与你同在!中俄永远是朋友!”儿童中心的食堂大厅里,至今还挂着中国孩子10年前到访时的照片,上面的标语就是索菲娅和同事们一起准备的。“当时我们就希望自己做的这一点点事,能给他们带来一丝丝抚慰,”索菲娅说。

  “海洋”儿童中心无微不至的关心,从四川孩子到达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住宿环境舒适,饭菜十分可口,竟然能吃到家乡味道的辣酱和榨菜;发给大家零用钱,可以在中心的商店买到各式好吃的小零食;还可以买到电话卡,想家了,也可以打电话给亲人……

  “我们的各种细微的需求,‘海洋’都想到了。”10年后,已经长成一名帅小伙的北川学子席浚斐说道。

  奔向最爱的大海

  在赴俄疗养的20天里,“海洋”儿童中心的老师和灾区儿童一起上课、课外拓展、排练节目、聊天散步。“虽然语言不通,有时候需要手舞足蹈,有时候需要英语夹杂俄语来聊天,但是我们和孩子们之间达成了默契和理解。”索菲娅说。

  在四川孩子们的记忆中,儿童中心的活动排得满满的,“大家从早玩到晚,几乎每天都累到晚上倒头就能睡着。”董露回想,“肯定是怕我们一有空闲就会想家吧。”

  当时儿童中心为孩子们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运动会,毛懿对这次运动会印象深刻。来自四川阿坝的他回忆说:“我们组参加的是羽毛球比赛。训练时表现太差了,几乎都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比赛时,我们竟然得了第二名。”从那时起,毛懿就爱上了羽毛球,“这项运动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课程和活动格外精彩,但在从山区里走出的孩子们眼里,儿童中心濒临的大海,是他们的最爱。

  如今,索菲娅说得最流利的中文不是“你好”,而是“大海”——这是孩子们对她讲的第一句话。那时,很多孩子第一次见到海,特别激动。索菲娅回忆,当时一群孩子飞奔到她身边,喊着这句话,她虽然不懂,但能明白这群孩子在为大海而欢呼。

  孩子们要下海游泳了,“海洋”儿童中心主任瓦列里·马尔佐耶夫既开心又担心。为安全考虑,他让男老师们在稍远处的海水中站成一排组成围栏。即便如此,这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作“马爷爷”的中心负责人还是不放心——当孩子们在水里游戏时,他紧张地在岸边瞭望,时时清点着海水中的人数。

  “孩子的坚强同样令人感动”

  如今,索菲亚时常跟自己的学生讲起四川的孩子们如何的勇敢:“我很感谢10年前与我共度20天的每一位孩子,他们用自己的坚毅告诉我们,中国人有多么伟大。”

  当时索菲娅的小组里有一个男孩,年纪很小,一直惦记着病床上的家人,念叨自己的爸爸妈妈,但为了不让索菲亚担心,总是很努力地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学俄语,孩子的懂事让她心疼不已。

  “这些孩子带给我们太多感动。”时任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范先荣深情地回忆起发生在“海洋”儿童中心的一件往事。

  那一天,儿童中心为孩子们在海边组织了一场篝火晚会。落日余晖,海风习习,中俄小朋友们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唱着俄罗斯歌曲《喀秋莎》《红帆船》,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海滩上,欢声笑语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几个四川的孩子突然放声哭了起来,整个海滩一下子寂静了。范先荣急忙走过去询问。一个孩子哽咽着回答:“想起了那些在地震中走了的亲人和同学,我们在这里却是这么开心……”

  范先荣告诉记者,时隔多年他仍会时时想起那一刻:“平时他们表现得都很乐观积极,状态远比我们之前预想得好。谁知道孩子们的心事这么重,承受了那么多压力。”

  “他们是最好的孩子,小小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大英雄,生活给了他们难以承受之重,但是他们却像大人一样去面对。这群孩子教会了我们要更坚强。” 索菲亚说道。

  “海洋”带来大世界

  当时在儿童中心疗养的孩子中,最小的才七八岁,14岁的董露算是很多人的大姐姐。于是,这个英语稍好的初三女孩有时候就临时充当翻译,帮助弟弟妹妹和俄罗斯老师沟通。老师们发现了这一点,就会经常让她充当小翻译。

  “用语言去架起沟通的桥梁,是一件非常有自豪感的事情。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立志要学好外语。”董露说,后来自己大学就选择了外语专业。在“海洋”的这段青少年交流的特殊经历也让她觉得,“把友谊的种子埋在小孩子心里,具有长久的意义。”如今,董露成为了一名小学外语老师。

  “海洋”儿童中心的20天,让一位女孩树立了职业的理想,也让一个男孩从地震后的苦闷中解脱出来、豁然开朗,“在那里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关爱,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温暖,让我觉得在我的小小世界之外,还有好大好大的美丽世界。”10年之后再次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毛懿颇为感慨。

  “直到现在,我还会经常翻看那些老照片,那是我生命中非常宝贵的记忆。”索菲娅说,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10年前告别的不舍历历在目。

  即将离开“海洋”的时候,孩子们在地上用蜡烛和各班合影照片围成一个心形,在温馨的氛围中讲述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说着说着,孩子们就开始抽泣起来。当大家一起演唱《感恩的心》这首歌时,歌声与哭泣声交织在一起: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本报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09日 03 版)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