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吴海龙:人文交流在于增信释疑、互学互鉴

2018年09月07日17:09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常红、贾文婷、陶稳)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7日在京开幕。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吴海龙表示,人文交流的目的是 “增信释疑、互学互鉴”。人文交流是促进和夯实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人文交流有着极大的普遍性和广泛的覆盖面,直接面向国外民众,对象多元,方式灵活,话能说透,事能谈深,政治风险低,敏感度小。因此,人文交流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吴海龙认为人文交流非常重要。 人文交流贵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人说“尊重别人是心灵沟通的一把钥匙。只要尊重和善待别人,沟通交流的大门就会打开。

人文交流都想讲好自己的故事。如果把自己事做好,不管用多么简单的语言、朴实的词藻,也不管用什么交流范式,都会心悦诚服地点赞。

人文交流关键在人。交流者需要有良好的素质、丰富的知识、理性的思维、客观的态度,深度的见解。此外,还要真诚坦率。我们缺的是亲和力、感召力,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进行理性、深度交流的人才。

人文交流要选准对象。交流的群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对你了解且态度友好的,这类是少数;二是对你不了解且有误解的,这类是多数;三是对你不了解且抱有很深的偏见的,这类也属少数。与第一类人交流比较容易,与第二类人交流要花些功夫,与第三类人交流有较大的难度。我们不少人更愿意与第一类人交流,既省劲又少事;对第二类人则心里发怵,避而远之;对第三类人则认为对牛弹琴,不予理会。这显然是人文交流的一大误区。我们不仅要与第一类人交流,更要与第二类人交流,争取使他们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对第三类人,我们也不应该放弃,久久为功,慢慢转变,总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这样,人文交流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人文交流既要讲自己的故事,也要听别人的故事。我们在交流中往往讲自己的故事兴致盎然,听别人的故事意兴阑珊。这是人文交流的大忌。人文交流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借鉴的机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何不择善而从之?别人的教训就是我们的经验,关键是要躬体力行。

(责编:燕勐、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