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李建兴:中蒙要拉紧媒体之手 贴近民众之心

2018年09月07日15:46 | 来源:海外网
小字号

图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在演讲 宋丽云摄

海外网达兰扎达格德9月7日电 今天(7日)上午,第九届中蒙新闻论坛在蒙古国南戈壁省省会达兰扎达格德市开幕。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拉紧媒体之手 贴近民众之心》的演讲。

李建兴提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中蒙两国媒体拓展新的合作空间,把两国人民感情拉的更近更亲。两国媒体要务实合作,共同努力,讲好中蒙友好合作的精彩故事。

演讲全文如下:

拉紧媒体之手 贴近民众之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好!九月的蒙古国金秋送爽,南戈壁省辽阔壮丽。今天,有机会在美丽的南戈壁省省会达兰扎达格德市参加第九届中蒙新闻论坛,与中蒙媒体同仁欢聚一堂,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民日报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论坛主办方表示感谢,并向在座的各位同仁致以诚挚的问候。

这一届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心相通,媒体合作新时代”。下面,我将围绕主题,谈3点思考,与各位同仁交流分享。

第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中蒙两国媒体拓展新的合作空间。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一系列成效中,民心相通不断深入。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为沿线各国民众友好交往和商贸、文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等活动带来了便利和机遇,不断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

中蒙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蒙古多次表示愿积极参与和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两国领导人就“一带一路”和蒙古“发展之路”倡议进行战略对接达成重要共识。两国经贸合作繁荣发展。据蒙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8年1-6月,蒙古对华贸易总额42.7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两国人文交流密切,人员往来日益增多。2017年,中蒙人员往来202万人次,其中蒙古公民赴华180余万人次,超过了蒙古318万总人口的一半。

“一带一路”也是“发展之路”。中蒙双方高层接触、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日益广泛深入,为两国媒体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合作拓展了空间。在座的各位都有体会,“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两国媒体在报道中蒙发展、讲好中蒙故事、深化务实合作方面,已经成为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第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中蒙两国媒体把两国人民感情拉的更近更亲。

去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面临新的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国媒体应该抓住机遇,加强新闻交流与合作,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础,把两国人民感情拉的更近更亲。

两国媒体合作,人民日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提出殷切希望。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经过70年发展,人民日报社现在拥有报纸、杂志、网站、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300多个发布终端,覆盖用户总数达7.86亿,已经成为全媒体形态的新型媒体集团,是中国主流媒体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我是来自于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创刊,至今已经有33年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是外宣旗舰媒体,是中国外宣的主阵地,在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印点,发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33年的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已经成为拥有一张报纸、一个中央新闻网站即海外网、一个海客客户端、侠客岛和学习小组等一批微信公号的传媒矩阵。

第三,“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中蒙媒体深入务实合作。

人民日报社非常重视同蒙古国媒体的合作。2014年以来,人民日报社连续举办四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蒙古国《真理报》、《日报》和蒙古国新闻网等参加了“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人民日报社还与蒙古国新闻网签署了“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谅解备忘录,就人员交流、内容互换、联合采访等具体合作达成协议。今年金秋,第五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将在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最前沿海南省举办。在此,我们期待着在座的中蒙两国的媒体同仁能够凭海临风、再次握手。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峰论坛有一项成果是中国与有关国家主流媒体成立“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在此,我们热烈欢迎各位同仁积极参加“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图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同蒙古国外交部部长朝格特巴特尔亲切交谈 张业亮摄

在具体的务实合作方面,我提三点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是让中蒙经贸合作的传播更具正能量。

眼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在这样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通过跨境采访、联合传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良好发展态势,中蒙友好合作的各项成果,可以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让人们认识到贸易战不可取,因为不会有赢家。经济霸权主义更要不得,因为这将损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正如刚才蒙古国外交部长朝格特巴特尔在演讲时说到的,“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世界和平发展之路。

二是让中蒙人文交流的故事更有亲近感。

我听说,去年,《生活启示录》在蒙古热播的时候,有的人上班的时候还在偷偷看这个电视剧,结果被老板发现罚了工资。可见,蒙古人民还是很喜欢中国电视剧的。据说25部中国优秀影视剧译作,将陆续免费提供给蒙古国。类似这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很多,也很有故事性。通过采写这样有文化、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可以强化传播效果,把中蒙两国人民的感情拉得更近更亲。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重要读者对象之一是国内外的留学生。我从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的网站上看到,前几天,中国政府奖学金考试顺利举行。今年报名的人数非常多,有的录取比例高达10比1,竞争非常激烈。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蒙古青年学子愿意去了解中国,中蒙关系的未来大有希望。参加完中蒙新闻论坛回到中国后,我们将安排记者去采访在中国的蒙古留学生,把蒙古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故事讲述好。

三是让中蒙媒体融合发展更结新成果。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速度较快。人民日报社在融合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去年中央厨房全面投入运营,推动了人民日报社新闻生产机构重塑、流程再造。我们坚持“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一体策划、移动优先”原则,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量达到2.5亿,人民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总数达到40多个,推出了一大批爆款产品。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上线10天浏览量突破10亿次;国家形象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全网观看量超过3.5亿,都成为标杆性、现象级产品。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粉丝总数超过1亿,继续保持“中国媒体第一微博”的优势。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超1500万。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在十九大召开前夕上线,近期又推出了2.0版。今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发布上线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目前申请入驻的主流媒体、党政机关、高校、优质自媒体相当踊跃,前景看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学习小组持续发力,影响巨大,全网粉丝总数超过1000万,成为众多海外媒体观察中国的重要信息窗口。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海外网已经成为全球华文新媒体中的领头雁。2015年以来,人民日报海外版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2015年举办第一届论坛时,正值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今年5月,第三届高峰论坛举办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接见了部分与会代表。今后我们将更加关注前沿中的前沿、新媒体中的新媒体,持续加快融合发展,扩大跨越发展优势。

为此,我们期盼在座的各位同仁,到人民日报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考察交流,希望通过考察交流,在构建合作机制、新闻信息共享、稿件互换、供版供片、联合采访、人员交流、媒体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实现双方在融合发展上的大联合大融合,共同开辟中蒙媒体合作共赢新阶段,共同开启中蒙媒体合作新时代,共同努力讲好中蒙友好的精彩故事。谢谢大家!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