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我在“一带一路”广交朋友

本报记者   严  瑜
2018年09月07日08: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图为梁曼瑜在办公室。
  (照片由梁曼瑜提供)

  图为邱金莲(中)和她的毛里求斯学生们。
  (照片由邱金莲提供)

  图为非洲观众在“中国电影非洲行”活动现场合影。
  (照片由南庚戌提供)

  图为马列(中)与挪威客人交流美食。
  (照片由马列提供)

  图为何佩兰(中)与她的舞蹈学生合影。
  (照片由何佩兰提供)

  “一带一路”沿线,活跃着众多华侨华人。他们构成一个多元而丰富的群体,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有着不同的喜好,有着风格各异的交友方式;他们又是拥有最大共同点的一个群体,每个人的精神依归,都是日渐强大、始终友好、热诚开放的中国。

  沿着“一带一路”,这些扎根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早已成为中外友谊最坚实的纽带。本报记者采访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的缩影,他们用媒体、中文、电影、美食和舞蹈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搭起了一座座连接中外的心桥。

  

  梁曼瑜(希腊)

  “看多了,心的距离就近了”

  打开一个名为“希华时讯”的网站,在“中国新闻”栏目之下,特别标注的“一带一路”专栏格外醒目。

  点击进去,《“一带一路”建设让希腊最大港口焕发活力》、《中希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注能,欧洲“南大门”复兴》……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闻报道,详尽及时,几乎每天都有更新。

  梁曼瑜是这个专栏的开设者。2017年7月,在希腊当地从事新闻工作6年多后,她决定加入“希华时讯”,担任这家华文网站的总编辑。

  上任伊始,梁曼瑜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筹建“一带一路”专栏。“希腊民众大多非常喜欢中国。他们和当地华侨华人一样,都很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不过,他们往往只知道有这样一项倡议,对具体情况了解很少。”梁曼瑜要做的,就是搭建一条畅通的信息渠道。

  很快,专栏正式上线,并被列为“希华时讯”的重点栏目。其中,政策介绍,建设进展,尤其是中希之间重大项目的合作情况等信息一应俱全。每天,梁曼瑜和同事都会浏览“中国一带一路网”及其微信公众号,还有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上的“一带一路”专题。“只要有重要的信息,尤其是与希腊有关的,我们都会转载”。

  相比中文报道,梁曼瑜在英文报道上花费的心思更多一些。“希腊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家,在美国等其他国家有很多希腊侨民,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英文报道。”梁曼瑜希望让希腊民众知道,“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企业的到来将大大促进希腊经济的发展。

  让她欣喜的是,变化已在不经意间渐渐显现。之前,和她一起工作的希腊同事,大多对中国所知泛泛。如今,他们对中国的亲近感不同以往。“现在,许多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新闻,都是我的希腊同事们第一时间看到,转发给我。工作中,他们明显会更加留意中希之间的交往故事。”

  8月27日,希腊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签订此类备忘录的首个欧洲发达国家。对此,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称,这好比为中希关系安装上新的大功率发动机。

  沿着“一带一路”的航线,中希友好关系这艘巨轮扬帆远航。在华侨华人的推动下,两国人民相知相交,为这艘巨轮提供强劲动力。“看多了,了解多了,心里的距离就拉近了。”梁曼瑜说,她会继续为此贡献力量。

  邱金莲(毛里求斯)

  “因为中文,他们喜欢中国”

  上午,在两所中学轮流教授中文;下午,为教育机构编写中文教材;晚上,为华文报纸翻译当地新闻。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毛里求斯中文教师邱金莲的一天行程安排,非常忙碌,却让她感到充实而有意义。

  邱金莲在毛里求斯生活已有17年。从最初在周末中文补习班教课,到之后在公立小学和中学代课,再到后来被当地中学正式聘用,如今又在毛里求斯理工大学兼任教职,17年来,她从未离开教授中文的讲台。

  “语言是认识一个国家最为直接的途径。当地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情一直很高,我很愿意为他们打开这扇认识中国的大门。”

  在课堂上,邱金莲既教中文的听说读写,更告诉学生中文当中蕴藏的博大中国。课堂之外,只要有机会,邱金莲也很愿意通过各种形式,向当地民众以及在毛里求斯生活的其他国家朋友介绍中文、介绍中国。

  今年2月,在孟加拉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举行的“国际母语日”活动中,邱金莲用中文朗诵了一首名为《和平之唤》的诗歌,向在场的80余名世界各国的宾客展示中文的优美韵律与深厚内涵。“我希望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愿与各国分享发展机会的国家。”

  令邱金莲高兴的是,因为中文,许多毛里求斯学生喜欢中国,甚至有机会亲自去中国走走看看。她的手机里存着这样一张照片:她与一名当地学生举着一张画有天安门的大幅机票模型,笑容灿烂。“那是我的学生在高三毕业时考得了全国中文第一名,获得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赠送的往返北京的机票。”

  因中文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在邱金莲的学生中发生了不少。

  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将中毛两国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7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过境毛里求斯并进行友好访问。专机抵达毛首都路易港后,拉姆古兰国际机场现场奏响中国歌曲《我的中国心》。访问期间,中毛就尽快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达成共识,为双边和中非合作提供了新平台。

  如今,许多毛里求斯民众都能说“你好”“谢谢”这样的中文词汇。“听说习近平主席访问毛里求斯,一些当地同事还主动跟我说:‘你们的主席要来了,我们很欢迎!’”看着当地朋友友好的笑容,邱金莲觉得自己的多年努力很值得。

  南庚戌(南非)

  “打开认识中国的窗户”

  一座巨大的帐篷,最里端支着一个大银幕。银幕上是中国电影,银幕前的上百张椅子上,观众们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观众站在过道上,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中国电影非洲行”放映工程的现场。过去一年多,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博茨瓦纳、坦桑尼亚、赞比亚、卢旺达、南非等非洲多个国家的上百座城市与村庄。

  项目发起者叫南庚戌,是一名在非洲生活、工作近20年的华人。

  2017年6月,这一放映工程正式启动,并在1个多月后亮相坦桑尼亚最为盛大的萨巴萨巴节。政府职员、大学教授、工人、农民、学生、商人、家庭主妇……偌大的帐篷里人头攒动。大银幕、放映机、中国电影,这一切融合在一起,成为当地民众听到便连竖大拇指的“中国名片”。

  南庚戌还记得,当时放映的是一部有关中国木雕的纪录片。看完片子,一名当地的家长主动找到他,表示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汲取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智慧,将来拥有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

  这样的细节,在南庚戌的记忆中还有许多。过去一年,一边走一边放,在光与影之间,他结识了数不清的非洲朋友。

  今年7月,在南非的电影放映后,一名开普敦大学的学生告诉南庚戌,自己上一次在大银幕上看电影已是一年前的事情了。每次交完学费,生活就格外紧张,因此平时只能在学校的大电视上饱饱眼福。

  这番话让南庚戌感慨良多。“之前我看过一个数据,90%的非洲民众没有去过影院。事实上,非洲很大一部分国家根本就没有电影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电影。”

  走的非洲国家多了,南庚戌越发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有意义。“作为群众性最广泛的艺术之一,电影是向非洲国家推广中国文化最为合适的载体之一。‘中国电影非洲行’项目和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播,将使中非关系得到非洲人民更为由衷的理解和支持。”

  不久前,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刊文称,中国在非洲当地电影行业中的角色正在扩大,除了创办共同的电影节、为非洲国家电影制作人赴中国学习提供奖学金之外,电影还为打造新的中非故事提供了平台。

  “千年之前,中国的瓷器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非洲,让当地民众有机会一睹东方古国的风采。”南庚戌说。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遥远的非洲,电影正为当地民众打开另一扇认识当今中国的窗户。

  马 列(挪威)

  “用美食催化中挪友谊”

  8月24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一批远道而来的特殊“客人”悄然而至。它们是从挪威空运过来的近5吨三文鱼,如果顺利,最快一周之内便可出现在中国食客的餐桌上。

  这是自7月3日中国取消对挪威三文鱼的部分进口禁令后,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三文鱼。而在其中推动这批“客人”尽快来到杭州的,是已在挪威生活近30年的“杭帮菜”大师马列。

  多年来,马列一直致力于让两国民众借助美食增进了解与来往。5年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华侨迸发新干劲。

  去年5月,在马列的牵线搭桥之下,一场名为“杭州美食文化挪威行”的活动在奥斯陆举行,挪威王国政府及奥斯陆市政府的多名官员出席。

  腐皮鱼卷中融入挪威三文鱼作为主材之一;用挪威盛产的鳕鱼代替猪肉,制作“狮子头”;将当地人爱吃的牛肉,以“东坡肉”的烹饪方法制作成“东坡牛肉”……马列和来自杭州的几名大厨别出心裁,将挪威当地食材与中餐烹饪方式巧妙结合,新鲜又美味的口感令在场宾客赞不绝口。

  那次活动之后,挪威当地掀起一阵“中餐热”,许多此前从未尝过中餐的挪威民众纷纷慕名前往中餐馆一饱口福。

  不仅如此,“杭帮菜”的故乡杭州也由此与挪威结缘更深。继去年4月挪威首相索尔贝格访问中国时到访杭州之后,去年8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率领代表团赴挪威考察访问。杭州的烹饪学校也和挪威的烹饪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增进双方师生之间的交流。

  “两边就这样走动起来了。”这样的热络关系让马列深感欣慰。他相信,美食一定在悄然催化友谊。

  今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很快引起包括挪威在内的北欧国家的关注与兴趣。

  “民以食为天,饮食没有国界,是各国民众的一个共同话题。通过美食交流,展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也让两国围绕‘一带一路’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何乐而不为?”马列说,以美食为桥梁,让中挪民众更加亲近,他乐此不疲。

  何佩兰(菲律宾)

  “我们因为舞蹈成为朋友”

  8月29日,菲律宾马尼拉大酒店,舞台上,多名头戴斗笠的少女身着色彩艳丽的服装,翩翩起舞;舞台下,当地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毫不吝于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正在那里举行的是“美丽中国·清新福建”旅游推介会。不过,这些一身“惠安女”装扮的舞蹈演员并非来自福建。

  “她们有些是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华二代’,有些是菲律宾当地女孩。”这群舞蹈演员的老师叫何佩兰,已在菲律宾教授中国民族舞多年,她的学生最大的二十出头,最小的才四五岁。

  移居菲律宾多年,舞蹈专业出身的何佩兰,始终没有放弃中国民族舞这个爱好。过去20多年间,她在异乡的土壤里撒下这粒中华文化的种子,呵护它发芽开花。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那一年,何佩兰在马尼拉成立了自己的舞蹈艺术中心,并在菲律宾政府注册,每年至少公开演出近20场。

  “虽然中菲文化不同、民情不同,但是艺术是相通的。菲律宾民众大多能歌善舞,每次我们挥动绸扇或是转起手绢,他们都觉得很美,还会借我们的手绢,学着一起转。”只要有机会,何佩兰都会和同台演出的菲律宾当地舞蹈演员交流切磋。“我们因为舞蹈成为了好友。”

  今年3月,何佩兰的舞蹈艺术中心迎来了成立五周年的庆典活动,一台充满浓郁“中国风”的演出吸引了800余名观众。“许多菲律宾的家长专门带着孩子前来观看,还有不少人在演出之后马上找我报名,希望他们的孩子也能学习中国舞蹈。”

  近年来,菲律宾政府多次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关注和希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态度。8月22日,率菲律宾政府代表团访华的菲财政部长多明格斯就表示,“一带一路”是本世纪最了不起的伟大倡议,菲方将继续积极参与。

  “文化的交流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易深入人心的。我相信,两国民众之间更多的了解、好感与文化共鸣,能够帮助中菲在‘一带一路’的框架内收获更多合作硕果。”何佩兰说。

  现在,在教学员跳舞的同时,何佩兰还会讲述舞蹈当中蕴藏的中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伴着那曼妙的舞姿、轻盈的步履,在越来越多菲律宾民众的心中,中国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

(责编:陶稳(实习生)、樊海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