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吉尔吉斯斯坦侨商李全军

“一带一路”东风劲(“一带一路”华商故事)

严 瑜  康 朴  贺文翰
2018年08月16日08:3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李全军近照

19岁从军,23岁转业,24岁放弃公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下海闯荡,36岁走出国门来到吉尔吉斯斯坦打开新的天地。从最初的设备进出口扩展到农业技术合作和能源矿产项目,如今又借“一带一路”的东风,让传统贸易在海外仓电商平台的推动下迸发生机。“60后”侨商李全军始终以一个探险家的精神,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从未停下。

从军人到侨商

“吉尔吉斯斯坦有80多个民族,比我们中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聊起吉国的风土人情,在吉侨商李全军滔滔不绝,敏锐的洞察力和广阔的视野令人叹服,像个大学教授。

其实,李全军高中毕业就去了部队。

“在部队的时候,很多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战友,探亲回来,讲起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迅速而深刻的变化,给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带来强烈的冲击。”

转业后平淡的生活和家乡传统的思维,让受到新思想冲击的李全军决定寻求新的挑战。24岁,他南下深圳,辗转来到厦门,经人介绍,到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任部门经理,最初的营商经验从这里积累。

此后几年,李全军的事业顺风顺水,一直做到了豫晋(南京)煤炭中转基地董事长。但是生来不安于平静的他,于1996年又作出一次重要的选择。

从吉尔吉斯斯坦考察回来的两个朋友给李全军带来新的商讯:“苏联解体以后,那边生意很好做,生活用品能卖到很好的价钱。”

“国内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市场终有饱和的那一天。当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能够取得新的突破。这个消息让我眼前一亮。”

然而只有激情与热血是不够的。刚刚踏上吉尔吉斯斯坦土地的李全军,两眼一抹黑,语言、人脉、法律都不懂,面对重重障碍,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由于缺乏对当地法律的了解,李全军早年吃了不少亏。在一次食品级二氧化碳设备交易中,双方用中、英、俄三种文字签订合同,并约定英文具有最终解释效力。但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争议,双方诉诸法院。吉国法律规定以当地文字为准,法院据此做出了对李全军不利的判决,令他损失了400万美元。

“这段经历让我愈加重视当地法律。我的夫人是学俄语出身的,她帮我翻译了大量吉国法律文件,这让我能够少出差错。”回想起当年两人钻研吉国法律的日日夜夜,李全军感慨万千。

就这样,碰过壁的李全军抱着虚心学习的心态,开启了在吉的营商故事。

从线下到线上

“经过观察和交流,我发现,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做日用百货贸易,但是当时吉国工业设备市场缺口巨大,我就做起了成套机械设备的进出口贸易。”李全军说。独到的眼光让他迅速打开了市场。

经过数年深耕,李全军生意越做越大。“吉70%以上的面粉机,80%的挂面、方便面的生产线都是我供应的。”很快,他就成为吉国机械设备领域数一数二的进口商,经营范围扩展到农业、能源和金属矿产等领域,还把触角伸向整个中亚大市场。

生意场上春风得意的李全军,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冷静。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更多中国人走出国门来到吉尔吉斯斯坦,我在设备进出口贸易领域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

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让中国商品进入吉国的关税暴涨,多数中国商人从事的生活用品贸易利润微薄。吉最大的多伦多依商品贸易市场,以前日成交额在5000万美元左右,经济联盟的成立导致日成交额降至一半,很多传统贸易陷入危机。

“我和中国商人群体面临的双重困境逼迫我寻找新的出路。2015年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在吉建立跨境电商公众海外仓。所谓海外仓,是企业将货物批量出口到境外仓库,实现本地销售和配送的贸易形式,由中国自由贸易商协会联盟依附“一带一路”蓝图,携手海外华侨华人共同打造。

“‘一带一路’给我带来了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吉是欧亚经济联盟国之一,海外仓作为中国商品的中转站,让这些商品可以免税进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国家,直接面向1.8亿人口的欧亚经济联盟市场。”

借助互联网和海外仓,李全军实现了从传统贸易方式到跨境电子商务的转变,让交易效率大大提升。过去,吉尔吉斯斯坦网民在网上订购中国商品,一般需要20天以上。海外仓建立后,吉网民最快可在一天内收到货物,最慢也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不仅如此,考虑到吉国民对网上购物的疑虑心理,李全军联合当地的阿优集团和中国的中兴丝路集团在比什凯克开办了中国商品展贸中心,让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下单前亲身感受商品质量,买得放心,这也成为在吉海外仓的独有优势。

从商人到媒体人

来吉最初几年,在与当地人交往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中国商人的形象较为负面。李全军决心拿起他手中的笔,向当地民众及媒体展现真实的华商形象,同时也为中国了解中亚国家打开一扇窗。2006年,他自掏腰包,创立了吉尔吉斯斯坦最早的华文媒体。

身边的一些朋友有时会不解地问李全军:“老李,你这生意不好好做,写什么稿,办什么报?”他用办报的初心回应:“我办报纸就是为了发出中国声音。虽然有可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我在发声!”正是怀着这样一份赤子情怀,10余年来,李全军在从商之余,笔耕不辍。

5年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坚定了李全军办媒体的初心。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启迪下,他进而开始以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介绍饮食、民俗等中华文化,推动两国民众心意相通。

2015年,李全军更全情投入,帮助刚在吉落地的双语报纸《丝路新观察报》扎下根:从拉队伍、辟栏目、筹经费,到内容上规避政治风险,形式上调整版面风格,甚至保护采编人员安全,李全军都没少费心。他一字一句地批注修改意见,指导从中国来的记者写出当地人看得懂、乐意看的文章。

在李全军的操持下,这份报纸一年后即成为吉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尽管那一年事业耽搁了,但李全军说起这段经历,语气中仍有抑制不住的骄傲。

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促进中吉两国民心相通,文化相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着多重身份的李全军一直在思考,在行动……

(责编:陶稳(实习生)、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