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国人民万岁!中非合作万岁!”

——写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非洲专题会闭幕之际

本报记者  申孟哲
2018年07月19日04:3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一面四四方方的碑,正面是生卒年月,背面是简短生平——

  “魏连成,男,吉林省通化市人,中国援坦赞铁路技术组副队长,因公死亡。”“胡继田,男,山东省金乡县人,中国援坦赞铁路技术组混凝土工,因公死亡。”……

  墓园里,像这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同胞有接近70位,其中有47位是在修建坦赞铁路时殉职。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24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专家”。当地时间7月18日下午,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市郊,本报记者随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以及很多非洲朋友一起到访了这块中国专家公墓,见到了这些同胞在异乡最后的“家”。

  一条“自由之路”

  “异国青山埋忠骨,往昔峥嵘今犹酣;巍巍德业馨赤土,未竟成真报九州!为援坦赞铁路建设及技术合作而牺牲的烈士英灵永垂不朽!为中坦经济往来作出贡献的英灵永垂不朽!中坦友谊万古长存!”

  公墓纪念碑背面的这几行悼词,今天读来仍觉震撼人心。2013年,作为国家元首首访非洲,习近平便选择了坦桑尼亚,并到公墓凭吊。在纪念簿上,习近平写下“烈士精神永励后人,中坦友谊世代传承”的题词。

  今天的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车站仍然在使用。高耸的大厅,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宏伟建筑的风格;大厅正对面的两排台阶上,悬挂的满是坦赞铁路兴建时的中非合作影像。一幅照片里,中国技工与两个非洲工人一起正在拧螺丝,满头大汗;另一幅照片,则是时任中坦领导人双手紧紧相握的图景。月台、车站,无声地讲述着中坦和中非友谊,令人回想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跨越东非大裂谷带,320座桥梁、22条隧道、93座车站……放在今天的中国,这条铁路的修建难度并不特别大。但在40多年前,这对新中国来说是不小的负担。面对西方世界和世界银行的封锁和拒绝,新中国推迟了自己的项目,完成了自己的承诺。用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的话说,“它提供了一条通向外界的道路,一条支持我们解放斗争的道路”,不仅是一条贯穿东非的铁路,更是一条“自由之路”。

  中国,正是因为这样的承诺和付出,赢得了整个第三世界的尊敬,获得了非洲长青的友谊。

  一首“机遇之歌”

  18日上午,一所小学内,坦桑尼亚前总理、坦中友好协会会长萨利姆博士正在见证一场慈善捐助仪式。来自中国的企业捐献了“汉伞”——这种伞撑开后可以太阳能充电,电能可供日常使用6-10小时。萨利姆深有感触地说:“我要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与坦桑尼亚携手,在改善坦桑尼亚人民生活、发展坦国经济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年逾古稀的萨利姆,年轻时曾因为中国荣耀而“狂喜”。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萨利姆就在现场。听到大会的决定,他高兴得跳起来挥舞双手:“那种狂喜是努力争取换来的。作为中国的朋友,高兴是不言而喻的。”

  主持捐赠仪式的宋涛部长在发言中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缺电、少电现象。对坦桑尼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国“感同身受”。因此,希望更多的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加入到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深化中坦友谊的队伍中来。

  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从一个小细节就可以体现出来:捐赠仪式上的坦桑政要,把中国来宾称为“同志”。事实上,在当地时间7月17-18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非洲专题会上,许多非洲国家的执政党领袖在追溯历史时都说,本国在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道路上,曾经得到过中国的帮助。

  推己及人、平等待人、感同身受、诚意相助,是中国数十年来处理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时的一贯原则。在对话会上,不断有政党领袖说起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的到访,说起他“真、实、亲、诚”的对非外交理念。而“中国万岁!中国人民万岁!中非合作万岁!”这样的句子,成为几乎每一位政党领袖发言的结语。在非洲的众多执政党看来,中国的发展意味着非洲更多的机遇,也意味着未来广阔的合作空间,中非之间可以建立合作共赢、没有附加条件的命运共同体。

  (本报达累斯萨拉姆7月18日电)

(责编:岳弘彬、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