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企石油化工项目在文莱赢得赞誉

“我们这里的变化堪称奇迹”

本报赴文莱特派记者  林  芮  张志文
2018年07月10日06: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宁静的文莱湾上,一条如白色巨龙般的跨海大桥将大摩拉岛与陆地连接在一起。陆地这边,是熙熙攘攘的码头;而在另一边的大摩拉岛上,原油储罐、焦化装置、芳烃联合装置和电站等施工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人们正日夜劳作。很难想象,在恒逸(文莱)大摩拉岛石油化工项目到来之前,这里还是一座沼泽遍布的荒岛。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恒逸石化同文莱财政部全资设立的国家战略投资基金,合资在大摩拉岛设立了这一800万吨级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当地媒体《诗华日报》称,恒逸通过发展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下游产业为文莱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符合文莱“2035宏愿”战略,该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

  恒逸(文莱)大摩拉岛石油化工项目是文莱近年来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总投资额34.45亿美元(约合227.6亿元人民币)。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将在2018年年底竣工,2019年上半年投产运营,2020年有望实现产值55亿美元,并向文莱社会提供近千个工作岗位。该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文莱落地的又一成果,还将助力文莱经济多元化,打造中文合作共赢的范本。

  文莱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油气出口。近年来,因国际油价低迷,文莱经济受到较大冲击。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文莱提出“2035宏愿”发展战略,谋求经济发展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文莱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油气能源领域确保油气收入的同时,更注重油气产业链的建设。

  “这是中文两国双赢的项目。”中国驻文莱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主任朱荣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文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东风,中资企业海外战略布局的考量也成了内在动力。文莱近年来谋求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中文两国经贸合作进入快车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使项目工程能长期惠及当地,并与当地建立和谐互促的关系,恒逸不仅积极雇用本地劳动力,还为当地培养化工人才。

  2014年2月,恒逸开设了“浙江大学—文莱达鲁萨兰大学—恒逸石油化工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由文莱达鲁萨兰大学和浙江大学负责专业课程教学,恒逸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恒逸还设立了专项基金资助该项目学生,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培养5批共68人,其中26人已完成学业并就职于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今年5月,各方在文莱签署了该项目的续约协议。

  杰瑞前不久刚从上海实习回来,现已正式就职于恒逸。他告诉本报记者,当时有很多同学申请该项目奖学金,但他那批只有13人通过了。“恒逸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很重视培养员工,对文莱大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同学们很羡慕我能在恒逸工作。”

  据当地媒体《婆罗洲公报》报道,文莱青年能力建设中心已有619名学员于今年初开始参与恒逸项目建设,第二批500多名学员也于6月上岛工作,这使该国居高不下的失业压力得到一定缓解。文莱首相府能源与工业部长马特·苏尼认为,恒逸项目还将拉动餐饮、住宿、交通、医疗、电信和清洁等本地服务业发展,成为大摩拉岛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催化剂”。

  自2011年与文莱政府经济发展局签订为期3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以来,通过地质勘测、环境评价、总体设计、吹沙回填、平整土地等一系列环节,恒逸已将以前无人居住的大摩拉岛建设成为基本可居住、可生活、可生产的基地。

  大摩拉岛上栖息着许多被列入保护名单的珍稀动植物。在项目建设前,恒逸与文莱政府和当地大学一起调查研究,将这些珍稀动植物迁移到合适地点。“仅猪笼草我们就迁移了1000多株,更别提岛上的蟒蛇、蜥蜴、鳄鱼等。”大摩拉岛项目施工管理部部长唐崇峰说。

  恒逸在该岛四周布设了6个环境监测点,每天报告数据。为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本来三四个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恒逸花了十几个月。而为了能在计划时间内完工,项目建设24小时不停。“自上岛以来,几乎每天工作不少于10小时。”说着,唐崇峰给记者看他的工作日志,厚厚的十几个本子上,文字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内容。

  在海滨公园,几位当地居民正拿着望远镜眺望对面的大摩拉岛项目。“中国企业非常了不起!从当初的荒岛,到现在初具规模的石化生产基地,我们这里的变化堪称奇迹!”

  (本报斯里巴加湾市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0日 03 版)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