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李国强:从全球治理框架分析“一带一路”的创新

2017年09月30日15:26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李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前副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博导。
李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前副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博导。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 常红 燕勐 王欲然 覃博雅)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和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30日在京召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前副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李国强在研讨会上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新路径,要从全球治理框架进行比较分析新在什么地方。

第一,中国“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在治理机制上搭建了合作共赢的平台。

从治理机制上来看,当前出现了逆全球化,从贸易自由主义转向了贸易保护主义,从国家开放主义转向国家孤立主义,从国际合作主义转向狭隘民族主义,加重了全球的失衡,加重了全球的南北贫富差距。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富不均现象和全球治理中两极分化和对立现象,积极的帮助提升新兴国家抱团取暖,并搭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桥梁。“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共同发展、平衡发展、普惠发展,促进沿线国家协同联动发展,致力于以解决世界经济长期失衡问题,可以有效能够防止各个国家的政策继续碎片化、孤立化以及封闭化的问题。

从治理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只是当前全球治理的一部分,与其他一些全球治理的机制、平台并行。如,“一带一路”与G20、与APEC等等,形成一种互补机制。

从治理机制上来理解,这是一个开放的机制,不是排他的机制,是主张共建、共享、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是各国的大合唱,不是中国的独唱,是百花园,不是中国的后花园。”

第二,从治理理念上来理解,倡导了合作共赢新理念。

从治理理念上看,通过强化包容性发展,以将世界各国的冲突,合作共赢强调的就是共商、共建、共享,以共赢取代独占,不搞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不搞冷战思维那一套。全球发展问题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出现的逆全球化根本原因就是全球发展成果没有惠及全民,出现了赢者通吃的问题。

第三,从治理模式上来看,中国方案促进全球均衡发展,引领、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支持按照共同的规则办事,寻求高水平的投资贸易便利化协定,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发展,主张通过协商,消除疑虑,应对挑战,不搞排他性、封闭性和岁片化的区域安排,打造各国相互理解、共担共享的对话平台,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四,从治理目标上来理解,中国方案推动实现人类社会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各国的合作共享、共赢、共同愿景。

也就是说中国的治理方案是有明确的、共同的愿景,即合作共赢的愿景。在旧的全球治理体系里,是没有明确的、共同的愿景的。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第五,中国方案体现在治理保障上,中国开始已经运用合作共赢的治理理念、治理新思维,推动了国际开放合作的许多实践,为推进“一带一路”,成立了丝路基金,发起了亚投行,设立了许多“走廊”,这些倡议、计划、走廊正在由理想变为现实。亚投行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多边开发性的金融机构,亚投行的成员可以共享亚投行的收益以及金融资源,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本质特征。

(责编:燕勐、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