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稻田里的实践教学课(第一现场)

——中国杂交水稻专家走进巴基斯坦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徐  伟
2017年09月26日08: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一处杂交水稻高产示范田,隆平高科中方工作人员与巴方学员进行实地教学活动。
  本报记者 徐 伟摄

 

  核心阅读

  9月12日至10月11日,“中巴杂交水稻培训班”在巴基斯坦举行。中方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不仅在巴首都伊斯兰堡讲授理论课程和国际经验,还将前往拉合尔、木尔坦、白沙瓦等不同地区开展实地调研与教学。这是中巴两国在双边援助框架下开展培训合作以来,首个在巴举办的培训班。

  9月21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拉合尔市郊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实地探访,感受到巴民众对中国农业技术经验的学习热情和由衷称赞。

  

  两国专家同吃、同住、同下田,为交流经验提供宝贵机会

  9月21日上午11时,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的室外气温已高达37摄氏度。下车时,记者被扑面而来的热浪所包围,瞬间相机镜头上蒙上一层水汽。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的中方培训人员带领着由农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种粮农户等组成的30名巴基斯坦学员,来到拉合尔市郊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开展农田实地调研与教学。

  在长势喜人的杂交水稻高产示范栽培田边,隆平高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王秀松被巴方学员们团团围住。大家耐心地听取他对眼前的杂交水稻品种、特点和优势等信息的介绍。学员几乎人手一套笔和本,大家不顾满脸的汗水,飞快记录着中方专家讲解的要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提问,并在得到满意答复后频频点头回应。

  王秀松对记者表示,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专家和学员一同来到田地里,把所学经验与实物进行对照,观察田地作物的具体情况,再结合实践过程,将使理论学习变得更为深入。

  记者注意到,巴方一位戴着眼镜、蓄着浓密胡须的瘦高学员非常活跃,他不时同中方专家进行沟通,详细咨询有关杂交水稻的相关信息。攀谈之后得知,这位名叫穆罕默德·萨巴尔的学员是拉合尔附近一所水稻研究机构的育种专家。萨巴尔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机构以培育享誉全球的巴斯马蒂水稻良种而闻名,他非常关注如何在保留巴斯马蒂水稻传统优秀品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实现产量的提高。

  萨巴尔说,巴斯马蒂稻米在国际市场的价格通常在每吨1000美元以上,远高于其他普通品种水稻,是巴基斯坦主要出口农作物之一。然而,受限于种植地域,该水稻每公顷产量仅为2—3吨。如何提高该水稻产量已成为巴水稻专家日益关注的问题。

  统计显示,巴基斯坦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80万公顷,但由于杂交水稻普及率低,全国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仅为2.4吨。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可达8吨。如果巴基斯坦将水稻种植田全部用于栽培中国杂交水稻,则有望每年增产1000万吨以上。

  萨巴尔对本报记者说:“我非常看重此次培训班开展的农田实地调研与教学环节。两国专家同吃、同住、同下田,为交流经验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中巴合作将加快世界优质杂交水稻育种工作进程

  农业在巴基斯坦国民经济中拥有重要地位,约占该国经济产出的20%,吸纳了全国近50%的劳动力。但巴同样面临减贫和粮食安全挑战,种业技术进步和粮食增产对巴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杂交水稻是中国首创的农业高科技育种技术,该技术的推广不仅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在中国的推动和帮助下,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危机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到各国广泛欢迎,也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赞誉。

  巴基斯坦总理食品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纳赛尔·伊克巴尔·博萨尔表示,稻米是巴基斯坦第二大食物供应源,也是该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参训学员对杂交水稻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经验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两国专家和人才交流。“感谢中国在巴为推动杂交水稻技术所作的努力!”

  巴方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共同开发巴斯马蒂杂交水稻品种,进一步提升该稻米的出口。由于巴斯马蒂水稻是一种颇具培育优质杂交水稻价值的品种资源,中巴合作将有助于加快世界优质杂交水稻育种工作进程,还将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全球推广奠定坚实基础。隆平高科巴基斯坦合作伙伴嘎德水稻公司首席研发专家阿卜杜勒·拉希德告诉记者,巴中两国的农业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支持,将对两国互惠互利合作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

  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主席尤素福·扎法尔对记者说:“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将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农业领域合作,希望未来两国能够进一步拓展农业框架下更广泛的合作。巴基斯坦期待获得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助力本国农业实现长足进步。”

  (本报伊斯兰堡9月2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5日 21 版)

 

(责编:江婧婍(实习生)、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