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南宁举行

人民网南宁9月8日电 (记者王云娜)9月6日至12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南宁举行。中国和10个东盟国家的24个优秀院团、40台精品剧目将汇聚绿城,带来一场戏剧盛宴。
戏剧周将继续沿用演、研、展、赛、大联欢相结合的4+1模式,新增举办中国—东盟艺术院(团)长高峰论坛、中国—东盟优秀艺术家演出团联合展演等2项活动,在合作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扩大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的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本届戏剧周引进中国与东盟一流剧团,演绎经典剧目,打造高端戏剧展演平台,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纽带。国外、国内共24个团体40台精品剧目参与戏剧展演。
例如,越南派出了越南国家话剧院、越南国家木偶剧团、越南国家丛剧院、越南“新活力”竹乐团4个国家级的文艺院团,其中越南国家话剧院成立于1952年,现隶属于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经过60多年的发展,越南国家话剧院被誉为越南戏剧界的引领者。泰国此次带来的历史剧《罗斛》将印度文化、上座部佛教以及孟族文化等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佛历11-20世纪(即公元6-15世纪)期间华富里王国的故事。
缅甸文化团带来一台民间舞蹈盛宴《民间戏剧舞蹈》,包括有礼尊舞(油灯舞)——木偶戏、美丽的勃生伞舞、炼金术士舞、我们美丽的村庄、传统舞蹈“U Shwe Yoe与 Daw Moe” 5个内容,信仰与快乐并存。
菲律宾棉兰老岛艺术团为本届戏剧周献演的经典剧目为《棉兰老岛,编绘生活的赞歌》,此剧题材来源于棉兰老岛丰富璀璨的文化和遗产,棉兰老岛人乐于传播他们世代相传的生活赞歌,每一首生活赞歌描绘了当下的路、信念和实践都受着先辈们的光辉历史所指引,也必将规划和预言着未来的梦想。
国内展演剧目也尽显地方特色魅力,广东粤剧院新编传奇粤剧《白蛇传·情》、广州粤剧院·红豆粤剧团大型粤剧《审死官》及《红鬃烈马》《一把存忠剑》、青海大型藏戏《松赞干布》、太原《晋剧绝技绝活专场》、晋江木偶剧《大名府》《虎趣》、晋江高甲戏《骑驴探亲》《贵妃醉酒》《公子游》、南宁市大型邕剧《玄奘西行》、南宁市南派粤剧《南派粤剧经典折子戏专场》等剧目,既有唱念做打、水袖翩跹,有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演绎,也有现代的浪漫唯美,和而不同,却是美美与共。
此外,本届戏剧周邀请了太原市杰出艺术家武凌云、越南艺术家童光荣和南宁市青年艺术家刘希瑛举办个人艺术专场演出,将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打造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戏剧的“金色殿堂”。
戏剧周研讨会以互动交流为特色,为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戏剧发展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建立中国-东盟戏剧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10个东盟国家及北京、广州、山西、郑州、杭州、广西等国内各有关单位、各大高校的领导、专家们。研讨会将积极探讨东盟各国戏剧的特点与发展,汲取不同国籍专家学者们前沿、权威、具有建设性的观点视角,有力推进中国与东盟戏剧事业发展繁荣,建立中国-东盟戏剧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在研讨会基础上,还将召开中国—东盟艺术院(团)长高峰论坛,东盟各国及中国高端艺术院(团)24个院(团)院(团)长就戏剧的发展和传播进行交流,籍此建立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戏剧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及经贸合作,有力推动中国与东盟戏剧的长效合作和发展,开创中国与东盟互惠互利,长效交流,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新局面。
自2013年创办伊始,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就致力于携手东盟,共同打造一个多元文化、释放活力的艺术盛典,并积极搭建传播友谊、互鉴文明的交流平台,开拓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新视野,现已成为南宁市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