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法跨境创业者生态圈初探

2017年08月12日08:46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被评选为“欧洲十大华人科技领军人才”的李天伦博士。(图片:李天伦)
被评选为“欧洲十大华人科技领军人才”的李天伦博士。(图片:李天伦)

人民网巴黎2017年8月12日电(何蒨) 记者联系李天伦博士的时候,他正在国内出差,因为中法两国时差,他要和两边的团队协调,用他的话说,就是“白天中国时间,夜晚法国时间”。这种不分时差连班工作的情况,对于中法跨境创业者来说是常态。

 从李天伦博士的简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法创新创业历程的一个缩影。2002年,李天伦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获得环境科学技术硕士学位和环境工程师学位,2008年获得巴黎第十一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世界知名能源环境技术集团——法国苏伊士公司——担任研发中心项目经理。2010年,李天伦成立了法国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者协会,担任会长至今。2011年,他在加入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研发技术部后,同时兼任全法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至今。2015年伊始,李天伦离开苏伊士,全身心投入到中法创业投资服务与众创空间的运营中。这一年,他被评为欧洲十大华人科技领军人才,并于2016年以联合创始人身份,成立欧创慧。李天伦的下一个目标,是打造服务中法跨境创业者的生态圈。

 法国给人的印象多是浪漫奢华,适合旅游消费,或是时尚设计。在这个国家开展科技创业,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显然充满了挑战。但是,如果回头看李天伦的经历,这种挑战似乎又来得那么自然而然,不仅折射出中国吸引海外人才政策的演变与发展,更衬托了新老两代海外创业者的坚持与信心。

 创业大赛:从参赛者到组织者

 2009年,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春晖杯”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在广州举行,李天伦获得法国赛区一等奖。当时从法国来的留学创业者仅有七八人,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个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者协会(以下简称海创会),为留法中国创业者服务。

 中国政府2005年出台一系列加强海外人才回流的政策。2008年12月,中央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用5到10年时间,有重点的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海创会了解到,除国家级“千人计划”外,国内每个省市区都有人才计划,如无锡530、姑苏领军、南京321、杭州512等。这些计划的出台,让李天伦捕捉到国内对海外留学创业者的支持力度。2010年至2012年,他带领海创会组织了很多活动,包括政策推介会、接待国内考察团等。从2011年开始,李天伦也成为全法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的负责人。这一竞赛起始于2009年,原先是为了向教育部“春晖杯”输送项目的热身赛。

 经过李天伦及海创会这几年的打造,全法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一个囊括了“春晖杯”法国赛区、江苏创业大赛欧洲赛区、“赢在苏州”法国赛区、阿里巴巴及首创集团创业大赛的框架性平台。海创会承办的“春晖杯”法国赛区比赛,也从原来参与人数少、知名度不高、业余化的局面,改造成一个更为专业化的品牌活动,成功引入国内政府、机构和投资公司的参与。到2014年为止,大赛每年已可以征集到50至60个项目,与当初仅有七八个候选人的情况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墙内开花墙外香:“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走向海外

 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国内政府、企业和园区都开始筹备创业大赛,尝试引进好的项目和人才。李天伦感叹:“2015年开始,双创的概念就被从国内带到了国外。”他回忆,2002年到法国时,中国留学生人数少,毕业以后要么找工作,要么回国,很少想到创业,因为那时没有环境和政策支持。

 从2015年开始,李天伦明显感觉到国家政策的转变,新一代留学生有了更宽广的选择——创业。他指出,“从2016年开始,我们每年通过大赛收集到的项目都超过100个,2017年达到150个。现在来法留学生人数多了,创业条件、环境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对新老留学生都是非常好的机会。”

 但是,国内环境政策趋势虽然向好,海外留学创业人员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李天伦指出,现在的很多留学创业者都存在项目落户的“选择性”困难。随着2015年双创口号的推出,江浙沪很多地区都出台了引才政策。但问题是,有些地区的政策同质化严重,科技园区底蕴不深,难以形成产业链,对于非本地人出生的留学创业者来说,选择在哪里落户,就成了较难解决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对外输出势头强劲、生物医药是热点

 在多年的中法跨境创业经历中,李天伦发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已经超过了西方的发展水平。他指出,“以前我们以为应该从国外引进互联网项目,但这两年让我看到,其实很多情况是中国互联网输出到海外,包括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布局”。

 此外,法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尤其先进,法国巴黎医学院在欧洲排名第二。在生化领域进行免疫病理学研究的周志诚博士,曾参加过海创会的创业大赛。他的项目曾获得2016年全法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春晖杯”第一名。他因此离开封闭的实验室生活,与几位中国留法博士及导师成立了的初创公司,凭借自身的专利优势,正在与国内投资人积极的对接中。

 目前,周志诚已经参观了国内约50至60个园区,但仍没有决定将项目落户在哪里。根据周博士介绍,目前他们并不担心投资,而是如何找到优质的环境配套条件。他认为,影响项目落户的因素主要来自人力资源,因为生化项目对技术、地理位置、人力招聘的要求比较高。

 除了计算机和生物医药,法国的优势领域还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等。根据李天伦博士介绍,全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环境公司都位于法国,即苏伊士和威立雅集团,中法创新创业对接的领域十分宽广。

 布局未来,打造中法跨境创业者生态圈

 李天伦成立的欧创慧,是一个中法初创企业孵化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初创企业孵化器巴黎Station F的唯一中国合作伙伴。欧创慧在上海和苏州也设有自己的孵化器空间,分别与上海交大科技园和苏州高铁新城合作。目前,孵化器平台不仅针对中国创业留学生,也针对想到中国发展的法国初创企业或小微企业,为这些创业者提供对接资源,降低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

 根据欧创慧项目经理曼晨介绍,目前孵化器管理着大约10个中法初创企业项目,主要涉及计算机和无人机领域,相关人员将会在今年9月正式入驻。此外,欧创慧也在与阿里巴巴讨论云服务的合作项目。欧创慧孵化器实行6+6项目制,初创企业可以享受6个月在法国、6个月在国内孵化器的培养。

 目前,欧创慧在国内的孵化器以江浙沪地区为主。根据秘书长刘源介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浙沪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较大,与海外创业者的联系意愿比较突出。刘源指出,目前欧创慧也在与青岛、北京亦庄及深圳展开对接。

 中法跨境创业者的一天:与时差打仗

 “每天和时差打仗!”这是海创会成员朱子怡的感叹。她前几年在法国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拍摄电影、电视及广告、投资电影和网剧等,也是欧创慧最早的一批孵化企业之一。朱子怡坦诚,因为工作和国内挂钩多,时差调节最困难,早上起来微信群里信息很多,一一回答非常紧张繁琐。为了解决时间差,她一般每天晚上2点睡觉,早上9点起床,以确保和国内的沟通。 

欧创慧秘书长刘源指出,中国和法国还是存在着创业环境的差异,两边都有紧迫感。但在法国,中国创业者的概念还是“在回国前把事情准备好”,可是一回到国内,才发现根本没有准备的时间,节奏非常快。在谈到法国创业者的状态时,刘源也强调,法国创业者也会加班,都认为努力工作才能多干多得。“当然,暑假你还是找不到他们。”

在Station F集中精力工作的欧创慧工作人员。(图片:欧创慧)
在Station F集中精力工作的欧创慧工作人员。(图片:欧创慧)
欧创慧在Station F中的工作空间一角。(图片:何蒨)
欧创慧在Station F中的工作空间一角。(图片:何蒨)
(责编:赵嘉伟(实习生)、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