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竖起坦诚高效合作的“中国标杆”(记者观察)

——伊拉克重建工地见闻

本报记者 韩晓明
2017年08月07日05: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①:鲁迈拉油田项目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韩晓明摄

  图②:当地学员在展示焊工作业。
  图③: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施工勘测。
  图④:管道维护人员在烈日下清理管道周边的沙石。
  图⑤:鲁迈拉油田项目中控室。
  本报记者 韩晓明摄

  图⑥:伊拉克工人与记者交流。
  本报记者 韩晓明摄

  参与伊拉克重建的上万中国人,同当地人一道书写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请像中国人那样快速、高效、高标准地按时完工”,成为当地人衡量其他合作者的标杆

  

  集思广益创造伊境内施工之最

  “一、二!一、二!”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文中简称公司)鲁迈拉早期电站的项目现场,还是能够听到这种传统的劳动号子。当地工人和中国工人接触久了,工作时也会一起大声喊号子。烈日暴晒之下,现场的工作辛苦异常,简单的劳动号子成了工人之间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

  之所以这里依然有劳动号子响彻云霄,是因为电缆的铺设是一项浩大而繁琐的工程,有些环节只能通过人力完成。6000多根、880公里长,其中最粗电缆的横截面积有1600平方毫米,单盘单根重达23吨,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以鲁迈拉项目现场荒漠戈壁一般的条件,纯机械化操作是不可能的。

  工程初期,项目部采用了国内常用方法,用两个三角支撑电缆盘,中心轴架空,每天只能铺设五六公里,对伊拉克十分短暂的施工黄金季节来讲非常缓慢。工人师傅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把电缆盘放平,不就可以克服电缆和电缆盘的自身重力,减少摩擦了吗?”有的师傅说。

  “但是怎样才能让电缆盘转起来呢?”

  “下面增加轴承!利用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更加省力!”工人师傅们离胜利越来越近了。“要制成一个圆盘底座,在中心置一个立柱,防止电缆盘晃动,在保证安全的同时,电缆盘的稳定性也进一步得到增加。”

  经过能工巧匠们的制造,上述电缆施放胎具3天就制作出来了。经过实践检验,安全稳定、省时省力,敷设速度增加到每天30公里,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

  工人师傅们并没有满足,还在不断改进推广这一发明。在遇到大电缆时,他们改进传动方式,让电缆盘自己能够转起来;并在胎具上增加电气控制转速的设施,控制电缆盘的施放速度。项目部共制造了两种共6台胎具,最高峰时每天可铺设电缆50公里,创造了伊拉克境内施工之最。

  历时两个月的奋战,早期电站项目的电缆全部敷设完成,施工速度令业主惊讶不已:这一方面归功于中国石油人不畏困难的“铁人精神”,另一方面,工人师傅们在现场的开拓思维令人称赞。

  项目部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每天分两批次雇佣当地工人。针对当地工人素质、纪律性不理想,沟通不尽顺畅的情况,项目部将人员分组,由一名中方员工手把手带领两名当地工人,保证了作业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记者走在早期电站项目现场时,电缆敷设早已完成多时,电缆已经埋入地下,用水泥板盖好,现场干净整洁。当记者听到工人师傅们讲述这一段大干苦干的故事时,不禁为中国企业造福当地民众的故事所感动。

  “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焊工”

  在前往鲁迈拉油田的路上,几乎看不到绿色。如果有风吹来,片刻间就会沙尘弥漫。烈日下,漫漫戈壁让人眼睛疲劳酸涩。冒着黑烟的火炬和排排石油管线频繁进入视野。

  然而进入公司,在鲁迈拉油田的“职工之家”项目营地,景色就完全不同了——广场上种植了一排排高大的椰枣树,树下摆放着木质桌椅,椅子两侧还装饰了木质车轮,周围花草成茵。傍晚,椰枣树影摇摇曳曳,项目员工坐在树下喝茶聊天,将一天的疲惫抛在脑后。

  桌子旁边,摆放着一个用施工的下脚料铁板焊制而成的、真人一般大小的“美女”,手中提着一个用焊条筒制成的烟灰缸。现场的师傅告诉记者,这是当地焊工徒弟的作品——自从鲁迈拉项目开设了培训课,不少当地青年慕名而来,从放羊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

  2012年4月,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培训中心在公司鲁迈拉项目基地建成投用,至今已培训焊工百余名。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可容纳130人同时培训,设施齐全,可同时开展管理、技术类培训及焊接、电工、铆工、安装等石油工程建设类相关专业培训,还能实现远程网络视频教学。如今5年过去了,这所培训中心在当地名气越来越大。

  来自巴士拉的学员阿里说:“我以前没有工作,靠打零工生活。一听说中国公司免费培训当地焊工的消息,就立刻报了名。”

  在焊花飞溅的预制场内,正在焊接预埋件的当地焊工图海满是自豪:“中国师傅说,我的焊接水平已经达到了初级焊工水平,可以申请去项目现场参加储罐维修项目了。”

  学员阿戈尔参加培训前曾经做过焊工。“参加了培训,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焊工。”他感慨,“我要在中国公司多工作几年,学会管线焊接,争取练就一身精湛的焊接技术。”

  这些学员参加培训后,大多找到了工作,成了其他石油公司或当地公司眼中的“香饽饽”。中国公司给这些年轻人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业机会,更是明天的希望。

  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总经理迪亚对此赞誉有加:“中国公司在为伊拉克人才培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最大,实效最突出。他们给当地贫苦民众提供培训的机会,招纳他们为员工,使他们成为伊中人民友谊的桥梁!”

  来自中国的建设者可以在荒漠中营造一片绿色的田园,他们也坚信,培训中心只是中伊合作的起点,以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接下来,我们将开设更多的培训课程, 为伊拉克石油工业培养管理人才。”伊拉克分公司总经理李兆明说,“以此逐步打造当地操作类骨干人才梯队,将员工本土化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中伊共赢,共同发展。”

  “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在鲁迈拉油田项目上,我认识了一位名叫阿诗玛的女孩子。她的同事们都夸赞她美丽且聪慧,就像中国的阿诗玛一样。她工作起来仔细周到,经常跟中方人员一样加班加点。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她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成长为鲁迈拉项目人力部门的负责人。

  “朋友告诉我,一家很棒的中国公司在招人,当时我毫不犹豫就应聘了。”阿诗玛向记者回忆起她和中国公司的“缘分”——“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技能,积累了工作经验。这个公司对员工很友爱,像个大家庭一样。”

  阿诗玛说,当时哥哥陪着她一起来面试。“在过去,妇女是不工作的,但是现在情况改变了。”阿诗玛说,她的家人都很支持她到中国公司工作。几年之后,阿诗玛就成了公司里的优秀员工——“我们综合办需要阿诗玛”“我们人事部离不了阿诗玛”“阿诗玛特别聪明,干活利索。话不用说全了,她就能了解我们希望她做什么。”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阿诗玛在一次表彰会上代表获奖者发言。她说,是中国公司给了她这样的机会,在伊拉克发展举步维艰的时候,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容易,找到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更难,女孩子尤其难。幸运的是,中国和伊拉克的合作并没有因战乱而陷入停滞,是中国公司给了她一份事业。

  “去年我和财务部的亚马结婚了。”阿诗玛略带羞涩地说,在这里她不仅提升了工作能力,还收获了一份爱情。“我们正在计划要一个小孩,在巴士拉城里盖一座三层小楼。”对未来,她满怀憧憬。

  年轻的艾哈迈德是伊拉克巴士拉大学工程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季赶上了公司到学校招聘。经过几轮面试后,应聘到公司哈法亚项目工程部工作,现在是一名设备工程师。

  艾哈迈德告诉记者,自应聘到哈法亚项目工作后,项目领导专门为他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指导老师。从认识设备开始,了解功能, 熟悉工作流程。“我的指导老师已经开始让我阅读哈法亚二期的设计文件了, 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参加二期建设了。”他自豪地说。头戴安全帽、一身工装的他,脸上早已不见学生的稚嫩。

  为持续加大当地化力度, 为伊拉克培养一批石油工程建设领域的专业和管理人才。公司与巴士拉大学签署合作办学谅解备忘录,除每年招聘50名应届毕业生外,还挑选70名工程学院三年级优秀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 在毕业时择优录用,不仅给他们提供工作的机会,还提供成长的平台。

  当地传统节日到了,公司除了按月发工资,还包了“节日红包”。“这让我非常高兴。”艾哈迈德说,“但更让我高兴的是,中国公司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 一个可以参与自己国家油田建设的平台,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版式设计:刘 慧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07日 23 版)

(责编:冯人綦、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