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龙谈中企如何规避“走出去”风险

![]() |
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于健龙致辞。 陈月柳摄 |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覃博雅 杜雨思 陈月柳)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国务院参事室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协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2017年会1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于建龙在致辞中表示,虽然中企拥有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宝贵经验,但“走出去”抓住历史机遇的同时,还需警惕风险与挑战的存在。
于建龙分析了中企“走出去”可能面临的三个风险和挑战:
第一、部分国家局势不稳,政策连续性不强,甚至朝令夕改,令不少初出国门的企业无所适从。
第二、部分企业对海外市场国际规则不熟,风险评估能力较弱,加之对国别研究不深入,导致水土不服。
第三、协调机制薄弱,“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信息不对称、资源碎片化、纠纷应对不利、正当权益得不到维护等问题。
对此,于建龙给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之道。
第一、以建好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为渠道,不断加强中外工商界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的工商合作机制建设。依托有关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发达国家企业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开展第三方合作,实现互利共盈,以促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第二、以各类贸易投资促进活动为平台,助推企业“走出去”对接项目,拓展国际市场。譬如,以“中国企业丝路行”为主题,组织企业家代表团赴“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寻找商机,推动企业抱团“走出去”。
第三、以强化涉外商事法律服务为重点,全力维护我国“走出去”企业的海外权益,加强与相关国家对口机构和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的合作,提供重要市场法律法规、营商环境和技术标准,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以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为抓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有利的国际经贸环境。深度参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等机构工作,引导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努力提升中方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的话语权,为企业“走出去”营造有利的环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