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潜力与创新力

铁  凝
2017年07月09日05:4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铁凝近影

  昨天我们一到葡萄牙,就感受到里斯本无处不在的热情与活力。葡萄牙人说“没有见过里斯本的人等于没有见过美景”。在这个令人心爽、美景蓬勃的时节,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应葡萄牙文化部邀请来到里斯本,与葡萄牙的作家同行交流文学、沟通思想、建立友谊、发展合作,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

  按照中国农历的算法,2017年是中国的鸡年。而鸡在中国是生命力、吉祥、光明和勤劳的象征。巧的是,就在来到葡萄牙之前,我和我的作家同事应葡萄牙驻中国大使邀请,在北京798艺术广场,参加了葡萄牙最著名的那只巴塞罗斯公鸡的落成典礼。那是一只9米高的彩色公鸡,由葡萄牙一位年轻的女雕塑家创作。公鸡昂首矗立在中国首都的这个小广场,大红鸡冠,喜气洋洋,就仿佛是特别赶来向中国的鸡年道贺。接着我知道了巴塞罗斯公鸡那古老神奇的故事,那故事世代相传,巴塞罗斯公鸡在今天已经是公正、诚实的化身,是葡萄牙民族吉祥的象征。我们在中国的鸡年遇见了葡萄牙的巴塞罗斯公鸡,是一种巧合么?我想起美国作家霍桑讲过的一句话:“人间的一切意外都是上苍的有意安排。”此时此刻我愿意相信这句话,两个民族两只雄鸡的快乐相逢,给了中葡两国作家相聚里斯本一个有准备的美妙的铺垫。

  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中葡两国作家第一次举办双边文学论坛。以论坛的形式举办文学活动,使我们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就感兴趣的文学话题和创作体会进行无拘束的、开放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我相信,这次中葡文学论坛为我们两国作家提供的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一定会让我们双方各有收获。

  中葡两国相隔万里,有着不同的文明发展历程和不同的文化血脉以及社会发展水平,也有着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学传统。葡萄牙文学很早就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葡萄牙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作家和读者能够阅读更多葡萄牙作家的作品,比如彼列拉·高梅斯的《被剥夺了的童年》、费尔南多·纳莫拉的《少年鼓手》,以及卡蒙斯的伟大史诗《卢齐塔尼亚人之歌》和佩索阿的诗歌等,尤其是佩索阿“感觉即思考”的名句,使我们感受到葡萄牙现代诗人的睿智与前卫,还有葡萄牙文学巨匠、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等一系列名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将到来的6月10日是葡萄牙伟大诗人卡蒙斯的逝世纪念日,1977年,葡萄牙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国庆日。这足以说明葡萄牙民族对文学无与伦比的尊崇的情感。卡蒙斯16世纪就到过中国澳门,神奇的东方沃土同样给了他灵感。因此卡蒙斯也可以说是中葡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位先贤。

  中国是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三千年。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发表于公元前11至6世纪,记载了约500年的诗歌作品,开启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起。有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蜚声世界,比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以及《孙子兵法》等著作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在各国流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每年出版的文学类图书达5万种,全国期刊发表的诗歌超过90万首,同时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每年发布的原创网络小说多达10万部。同时,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引进、翻译、出版,让中国读者对世界有了更丰富的认知,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国度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学气象。我们可以说,中国无疑是世界的一个文学大国,但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国还不是一个世界的文学强国,我们拥有世界性阅读的当代文学作品还不多。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应该向葡萄牙作家学习。

  我所服务的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文学团体,现有会员1万多名。我们主办报纸和文学杂志、开办文学院、组织作家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广泛开展与各国作家的交流交往。我们的目的就是不断为作家的创作创造更好的环境,为作家发表、出版作品提供平台,更多发现并扶持有才华的年轻作家和诗人。我们积极促进与各国作家的交流,已经与多个国家的文学机构合作举办了多双边文学论坛,有的论坛已经形成机制。我们期待以此次中葡文学论坛为契机,加强两国文学交流和作家交往,将两国当代作家的作品翻译介绍给对方国家的读者,增进相互了解。我愿在此代表中国作家协会,邀请葡萄牙作家参加2018年在中国举办的第二次中葡文学论坛。如果说生活中的很多第一次都会令人印象深刻,那么为期不远的第二次论坛也一定值得我们期待。

  朋友们,作为作家,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能够用自己的作品表现我们对世界对人类的勘探与关切,用我们的作品描写不同国家和不同阶层民众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故事去打动人、激励人,呼唤我们生存的星球更多一些进步与和平,更少一些贫穷与蒙昧。这是作家的社会职责,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潜力与创新力。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互学互鉴正在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让我们携手书写中葡文学交流新篇章。

  (此文为2017年6月7日铁凝在首届中国·葡萄牙文学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责编:冯人綦、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