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德人文哲学交流走向新阶段

2017年07月08日19:4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汉堡7月8日电(何蒨) 本月,一系列“感知中国”文化活动在德国城市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和杜塞尔多夫展开,形式上从绘画到文化遗产、从手工艺到中国学论坛,内容丰富。这一系列活动恰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并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中德两国人文交流的丰富成果也是本次访问的重要议题。

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除民间活动外,在人文科学方面,自2014年以来也有了新势头,尤以文学艺术领域最为突出,特别是大量的哲学工作坊与研讨会。根据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的介绍,目前大量中国学生在德国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现在的哲学海归博士中,留德人数占第一位。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德人文学术交流气氛最为浓郁的机构包括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也与柏林洪堡大学及柏林自由大学保持了长期的合作交流机制。中德作家与人文学者的对话也十分频繁,中国作家协会每两年一次的汉学大会都会邀请中德两国的知名作家与学者来访。

朱青生指出,中德两国的学术人文交流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不再简单引进德国现有的成果与制度,而是与德国学者共同设计讨论交流的可能性,双方都有主导意见,理念的碰撞与交流直接而丰富。但同时,朱青生也认为,中国学者虽然开始对西方学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但这些反思还没有及时得到德国同仁的关注。

朱青生教授曾经主办201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这届大会承袭了上届德国纽伦堡会议的议题,探讨的是如何看待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中的艺术概念。在这样的交流中,朱青生对中西方学者思维模式的碰撞有着深刻的认识,并认为这类互动有利于塑造新型的中德人文交流共同体。

朱青生指出,“中国虽然向德国学习了100年,蔡元培校长就是用德国的制度来改造中国的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但是中国的人文领域并不只用单一的辩证逻辑方式进行思考。中德两国学者的思维模式相互交织,但是内在却有巨大的差别。”在他看来,这种差异性也是未来中德人文科学交流的重要议题之一。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