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对网络仇恨言论说“不”(环球走笔)

葛文博
2017年06月12日04: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日,欧盟委员会高度肯定了脸书等网络社交平台在监管网络仇恨言论上的进展,指出其监管效率较半年前增加了近1倍,59%的非法内容都已从网络平台移除,认为各方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虽然离打压网络仇恨言论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过程令人鼓舞”。

  互联网时代,新兴网络社交平台以高开放度吸引了大量全球网民入驻,各类信息和言论呈现指数级增长。而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群体也乘机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信息的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以及用户基数大、年轻化等特点,将极端民族仇恨、种族仇恨、政治仇恨和个体仇恨言论在此进行“病毒性传播”,并产生“蝴蝶效应”,通过群体矛盾、暴力攻击、排外思潮等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

  欧盟近几年成为网络仇恨言论的重灾区。其境内先后爆发的债务危机、难民危机、恐袭危机和脱欧危机等相互交织,导致政府应接不暇,社会不堪重负,“网络仇恨”在欧盟地区逐渐发酵——各成员国民众怨声载道,在社交平台上相互谩骂,种族主义言论层出不穷、“伊斯兰国”等组织的极端思想也趁机渗透。这一方面不断吸引“独狼”发动恐怖袭击,另一方面极右翼团体的声势被持续放大,对欧盟的团结、安全和稳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再也无法冷眼旁观的欧盟将治理提上日程,从去年开始对几大网络巨头连续施压,一步步推动后者对网络社交平台的言论进行管控,并取得积极的阶段性成果。回顾欧盟一年多网络治理的“心路历程”,其治理成功的路径也显露出来。

  首先是对“该不该管”的重新认识。曾经教条主义遵守所谓“言论自由”令欧盟的政客和商家对网络社交平台的言论管控顾虑重重,视其为不可触碰的“禁区”。然而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管理者认识到不能继续“慕虚名而处实祸”,绝对的价值判断需要改变。对网络仇恨言论的举报审核机制的确立反映欧盟开始重拾防止权力滥用的“事后审查原则”,为网络言论画出了通行道、设置了红绿灯。

  其次是对“该怎么管”的创新实践。一方面,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作为管理者,是网络监管的主要推手,立场坚定地运用手中的公权力,积极以“长臂管辖”向网络公司施压,要求美国四大网络社交平台与其签订打击非法网络仇恨言论的“行为准则”;合理运用立法权,于今年5月批准了网络社交平台禁止仇恨言论的立法提案,给网络言论戴上“紧箍咒”,为监管行为赋予合法性。另一方面,网络巨头们作为网络社交平台的服务者,更加认识到自身管理者的功能和义务,在欧盟的推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感召下,其态度逐渐趋于积极,在相关监管技术上加大投入,先后创建了识别具有暴力或极端内容的图片和视频的数据库,启用“屏蔽关键词”等措施。

  网络仇恨言论对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类团结危害甚大,管理网络仇恨言论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转变思维、深化认识、发展技术、着力落实。欧盟已经摸索出了一条道路,而对其他各方来说,无论何时开始探索这条路都不算晚。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2日 21 版)

(责编:崔东、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