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沟通民心要善用“文化符号”(记者手记)

吴  焰
2017年06月10日05:5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这两天,与哈萨克斯坦普通民众交流时,不断有人提及三个词:迪马希、《舌尖上的中国》和《温州一家人》。说起时,对方总是“我知道”“我看了”的兴奋劲儿,讲不完的话题,掩不住的激动。

  这当然是因了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

  出访哈萨克斯坦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了题为《为中哈关系插上梦想的翅膀》的署名文章。在谈到中哈人文交流更加紧密时,所举的例子就包括: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哈萨克斯坦歌手迪马希,以及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的中国优秀影视作品《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

  这不是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及流行明星和影视作品。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坦桑尼亚时,就谈到当时正在当地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2014年出访拉美时,他带去的国礼中,更是有一套DVD光盘,包括中国优秀影视作品《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和《失恋33天》等。

  流行文化登上了国事访问的“殿堂”,这可是“国家级广告”呢。这样的方式,让国与国的“高大上”关系,接上了普通人的情感“地气儿”,“庙堂”与“江湖”不再那么遥远,而有了声气相通,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也由此贴近。有哈萨克斯坦人竖起拇指向我们点赞:中国国家主席太了不起了,懂我们老百姓的情感,可亲,伟大。

  不免心生感慨。

  这些例子,一方面表明,文化包括流行文化在国家交往中能起到积极而特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跨国文化传播中,如果能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必然有更好的心意相通,增进彼此感情。

  跨文化传播中,有一种“文化折扣”现象,指的是,因为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理解难度,导致传播效果受损。有些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作品,固然有其永恒的价值,但在跨文化传播中会受到文化折扣的影响。而大众文化因其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往往能减少文化障碍,更易于为有相当文化差异的社会所接受,为普通民众所理解,从而减少折扣,甚至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迪马希,音乐能超越国界民族,跨越时间空间,进入异国文化中,接受度与认可度极高。他能够很快成为中哈文化交流的一个“文化符号”,偶然中也存在着必然。事实上,一句“带你去看‘进口小哥哥’迪马希家乡”的直播口号,把很多中国年轻人吸引进来,正是有力证明。

  优秀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还有一种功能,即有助于对接现代人的情感共鸣。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这些作品的海外传播,可以让异国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其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产生文化上的亲近感。

  由此也想到正在建设中的“一带一路”。自习近平主席提出倡议以来,已得到广泛响应,参与国家众多,但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各国对于文化的需求必然千差万别,对文化的理解也深浅不一。中国文化正在积极“走出去”,如何减少跨文化传播中的“折扣现象”,提升文化传播的“增值效果”,恐怕还需好好研究。

  其实我们已有一个最好榜样——习近平主席就多次在讲话中呈现了教科书般的文化传播经典案例,包括这一次。他是一个极善于用“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的高手,你看,仅仅一个迪马希,就拉近了多少中国人与哈萨克斯坦人之间的感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更在青年人的交往中。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日益活跃,国与国间的民心纽带如何系紧,我们既需要更多的迪马希们,也需要更多《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优秀作品,当然,最重要的, 是要向习近平主席学习,善于用好“文化符号”,提高跨文化传播中的意识与能力,跨越文化鸿沟,以“民相亲”增进“国相交”。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0日 11 版)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